若別離不相惜 作品

第526章 大明帝國

    陳玄幽帶著鐵木真的屍體飛了一圈,在東北深山老林找了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還給鐵木真特製了一方棺木。

    處理完這些,陳玄幽在山上恢復了一夜力量,第二天清晨恢復了全盛狀態,隨後就離開了,重新回到元廷境內。

    陳玄幽開始按照青翼蝠王提交的元廷重要人物名單開始東奔西走,挨個控制,花了兩天時間。

    處理完元廷的事情,陳玄幽迴歸中原,找到了正在金,清,遼三國攻城掠地的軍隊,坐鎮中軍,指揮明教的將領作戰。

    關於領兵作戰,陳玄幽可不是愣頭青,是將兵道融於武道的存在。

    雖然最開始指揮得並不太完美,不過有其他經驗豐富的將領查漏補缺,倒是沒有出什麼差錯。

    漸漸適應後,陳玄幽的經驗飛速增加,開始迅速向一位名將蛻變,再加上各國的軍隊虛實瞭如指掌,還有大量高層秘密傳遞消息,推進速度大增,得到了明教將領的一致認可。

    陳玄幽一邊指揮軍隊作戰,一邊關注著其他地方的戰事。

    大理在大宋的猛攻以及吐蕃的趁火打劫下,節節敗退,領土大量丟失,北部的領土已經丟光了。

    軍隊上大理不是對手,江湖上也不是對手。

    大理國拿的出手的就是天龍寺的高手以及段智興了,但比起宋國和吐蕃的底蘊還是差遠了。

    別的不說,吐蕃四大密宗流派隨便一個都能夠跟天龍寺抗衡了,更何況這樣的機會,四大密宗流派都派了高手。

    再加上皇城司的高手,江湖和軍隊都不是對手,因此大理覆滅已經成了定局。

    大理段氏如果投降還能夠落一個好下場,不投降要麼跟大理國陪葬,要麼亡命天涯。

    陳玄幽已經安排好了人,如果大理段氏想要亡命天涯就幫一把。

    如果負隅頑抗,就借宋國和吐蕃的手順手除了。

    如果投降,那也不錯,以後滅掉宋國,就相當於得到了大理。

    西夏方面抵抗得非常激烈,金,清,遼三國的精銳軍隊損失不小,但實力方面的差距是無法抹除的,西夏仍然在丟失城池土地。

    陳玄幽沒過多久就收到了李諒祚的求救書信,希望明教的軍隊再進攻猛一些,迫使三國軍隊回師。

    對於這樣的要求陳玄幽自然是滿足的,反正三國皇帝在沒有滅掉西夏是不可能回師,哪怕自家國都被攻佔了也不可能。

    陳玄幽命令全軍發起全力進攻,推進速度再度加快,三國南部三分之一的城池土地都丟失了。

    三國國內劇烈震動,請求三國皇帝回師的消息如同雪花飛向西夏前線。

    三國皇帝卻以馬上就要滅掉西夏,元廷已經撤軍為理由嚴令國內的將領官員拖住,等滅了西夏就立即回師。

    鐵木真失蹤,元廷內部已經大亂了,自然無法履行與西夏的約定,大肆撤軍了。

    天下的情況是瞞不過李諒祚的,沒有刻意針對的情況,一品堂還是相當給力的。

    得知蒙古撤軍,李諒祚心情十分糟糕,得知明教軍隊的戰果又高興了起來。

    都威脅到你們國內腹地了,不可能不回去吧?

    三國皇帝用事實告訴李諒祚,回去是不可能回去,必定要滅了西夏,於是進攻更加迅猛,毫無保留!

    西夏三線作戰,壓力已經大到了極點,本就指望著三國國內的情況能夠逼退他們回去,現在希望已經落空了。

    李諒祚坐鎮的那一路勉強還撐得住,但其他路撐不住了,一個缺口崩潰進而引起連鎖反應,進而引起全局的崩潰。

    耶律洪基那路率先突破,直接分兵兩路,一路直接進攻西夏國都,一路直接抄李諒祚的後路。

    為了防止後路被抄,李諒祚只能撤退,回防國都,李諒祚這一路被突破,最後一路也受到影響被突破了。

    最後三國大軍圍攻西夏國都,堅守十幾天後,城破了。

    李秋水帶著李諒祚等人逃了,由於事先有準備,再加上明教高手接應,順利活了下來。

    人雖然活下來,但國卻亡了。

    三國軍隊並沒有大肆屠殺,軍紀還過得去,當然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不過數量不多。

    三國各自留下一部分軍隊後迅速返回國內,應對明教的軍隊。

    等到三國軍隊返回國內,三國南部的領土已經被佔據了大半,氣候已成,這讓無數三國的忠誠孝子可謂是痛心疾首!

    好在希望還在,然而希望很快破滅了。

    陳玄幽將遼國,金國的兵力抽調了大部分到了中間的清國,其他兩國採取防守態勢,直接猛攻清國。

    清國的皇帝以及重臣名將都在陳玄幽的控制下,哪裡有什麼贏面可言?

    節節敗退,在最終的決戰中更是一敗塗地,國都險落,直接投降了。

    另外兩國的軍隊硬是阻攔了兩國軍隊的猛攻,損失完全處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