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六十七章,臺灣軍區司令員




    彭鎮上下打量汪震很久,最後邊向前走邊說了一句:“有些事情你自己可以思考,但結論就不要往外說了。”



    ……



    兩天之後。



    與主席見面和一番長談,汪震是徹底想通了。



    既然放下了新疆的心結,下一個任務就提上了汪震自己內心的工作日程表。不過,當汪震想問主席臺灣的具體情況、未來有什麼計劃時,主席披上外套,起身往書房外面走了。



    “主席,我還有一些問題……”



    “我知道你要問什麼問題。我們到那邊的屋子,開個小會去。”



    ……



    “主席。”“汪司令員,您好。”



    唐華和汪震握手一邊多看了幾眼,咦,汪震根本就不留鬍子,下巴颳得很乾淨嘛。



    看來汪鬍子和張麻子一樣,都是江湖傳說……



    “今天我由代表重工業部門和國家計委的工業委,簡要地說一下臺灣現在的工農業情況,以及對未來臺灣工農業發展的規劃。”



    唐華照例先把兩疊很厚的資料分別遞給主席、汪震、。



    “臺灣與新疆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處於我國邊陲,境內都有一些少數民族,解放時間都比較晚,境內的老根據地和革命傳統比較差。”唐華說,“但臺灣與新疆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新疆是一個農牧業佔其經濟活動絕大多數的省份,而臺灣經過日本殖民者幾十年的經營,已經是一個半工業化甚至可以說達到了初步工業化水平的地區。工業水平達到這樣的水平的地區,我們之前只有東北和上海周邊這兩個,臺灣是我們治理的第三片半工業化地區。”



    “但是,臺灣的工業又與東北、上海周邊有著差別。在1945年日本投降時,臺灣的工業人口占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三,人均發電量與東北相當,但臺灣的這些工業是日本殖民產業體系垂直分工中的一環,是日本帝國在海外掠奪和剝削的工具,在二戰期間日本又從戰時軍需工業化的角度對臺灣的工業產業進行了調整和重新分工。因此,臺灣的工業系統是殘缺的,而且它的工業企業經常需要依賴臺灣之外提供的資源、原料和工業半成品才能開工,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又必須大部分銷往臺灣之外。”



    “現在,臺灣原有的資源和原料進口地,我們大部分已經無法繼續維持正常的進口,產品的海外銷售市場也暫時未能打開。因此需要對臺灣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一些無法維持生產的工業企業需要關停,需要給這些產業人口找到出路,這就要在臺灣開闢新的產業。”



    “臺灣水電豐富,因此日據時期有相當規模的鍊鋁業,但依賴於進口印尼的鋁土礦。我們決定繼續維持臺灣的鍊鋁產業,維持的辦法是開發廣西的鋁土礦,經珠江航道至廣州再繼續海運至臺灣。”



    “臺灣的鎳和鎳合金冶煉業以前依賴非洲南部和緬甸的礦產,在現在我們國內有礦產原料來源,但困難在於不靠河海。因此從整個鋼鐵和有色金屬的規劃出發,這部分產業需要轉移到武漢。”



    “農產品加工業是臺灣新增工業的重點。首先是樟樹種植業和樟腦加工業,在未來要逐步開發臺灣中央山脈更多的地區用於種植樟腦,加大樟腦產量。”



    “其次是甘蔗和蔗糖,甘蔗種植面積應再行擴大,由此會減少水稻種植面積,但我們決定從大陸向臺灣調撥糧食來解決。蔗糖製糖業以及衍生的糖果產業將是未來臺灣工業的增長點。”



    “由製糖業還能衍生出的產業是酒精,從臺灣的林木資源衍生的產業是造紙業,而造紙業所需的鹼業,國家計委的計劃是在臺灣就地建設。”



    ……



    “最後一個,也是從戰略角度最重要的一個產業,”唐華翻到簡報的最後,“一五計劃和二五計劃期間將在高雄和基隆重點建設修船業,三五計劃之後進一步發展為修船與民用造船並舉的格局。這是與海軍的規劃有關係的。我們要在高雄放一個可駐紮大型艦艇的海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