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31章,第二屆赴朝慰問團




    “你好你好,”唐華握完手,抬頭看遠處,兩個又瘦又高的麻桿正朝這邊走來。這不是侯寶林和馬三立嗎?



    ……



    “臨行之前我們還是拍張照片留做紀念吧。”唐華提議。



    在站前的廣場,唐華、周璇、常香玉、陳憲章、趙丹、黃宗英、常寶堃、侯寶林、馬三立、小白玉霜……這奇怪的組合站成一排。



    “一、二、三、茄子!”



    ……



    政務院。



    “前線核監測,防核抗核陣地加固,這些工作張淦昌帶隊去佈置和督查就行了,你不要去朝鮮。”



    “啊?”唐華說,“之前我跟總參都打過招呼,接下來一個月的工作我都已經安排妥當,就等著帶人進入朝鮮了。”



    總理:“你身份敏感,密級太高,去朝鮮前線有一定的危險。”



    唐華:“朝鮮現在沒這麼大的危險,我愛人都隨慰問團去朝鮮演出了,昨天剛去的。他們慰問團也是要去最前線的。”



    總理:“那是慰問團。在我這兒,你一個人比整個第三分團加起來還重要。”



    唐華:“哎,這可尷尬了,抗美援朝都快打到收尾階段了,我還沒踏上過朝鮮的土地,我愛人倒是去了前線。”



    總理哈哈笑起來:“這樣周璇是去過前方第一線的模範,你貢獻大但是是在後方支援,你們家裡頭兩人也會更平衡嘛。”



    唐華:……



    ……



    “敵我識別無線電應答機和問答機已通過試驗場測試,效果達到預期,目前空軍已開始換裝改裝。在朝地面防空導彈部隊的換裝改裝是否正常進行?十分期待陸空陣地穿梭配合。劉。”



    收到空軍司令劉業樓的電報,唐華興奮地用手掌拍了一下辦公桌。



    基於電子口令的敵我識別系統雖然是唐華做的小設備,但對空軍以及志願軍來說都有不小的意義。



    從研製紅旗-2地空導彈時開始,唐華就開始了敵我識別系統的研發。杭州雷達所做的無線電收發和信息加載套件,這個要分為地面雷達部分和機載應答部分,而唐華做識別器的電子口令應答系統。



    1952年6月三套系統合一,七月唐華從蘇聯回來的時候,敵我識別系統已經在雷達測試站做試驗了。



    “劉司令員:在朝鮮部署的紅旗-1、紅旗-2和s-25導彈系統均按原定進度進行改裝/改造,改裝的雷達套件應已運到安東,由高射炮部隊分發使用。”



    自1951年5月紅旗-1投入使用,唐華一直就在謀劃這個事情。



    能。只要再稍微調整調整——給所有防空導彈系統加裝電子口令應答式敵我識別系統。



    當然,唐華這麼興奮,不只是因為這個系統很重要,還因為這事兒好像得他親自來。



    “擬於一個月後(9月中下旬),由空軍與高炮部隊在平壤-沙裡院一帶進行貼近實戰的配合測試,地面系統方面由我親自進行協調及技術援助。唐。”



    到現在,4500米到12000米高度由紅旗-2包辦,4500米以下空域是紅旗-1和紅旗-2統治;在四個重點地區,s-25防空導彈一直管到兩萬米高空。防空導彈的數量方面,在朝鮮的紅旗-1導彈系統已高達96套,紅旗-2有36套,該罩住的地方都被罩得死死的。



    那麼,空軍難道不能利用這種防空導彈的絕對控制域,做點什麼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