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11章,人在紅場,剛下火車




    但是,中國的長期持久戰意思是在朝鮮和美國人打個兩年三年,讓解放軍都去朝鮮輪一遍就可以了。



    斯大林的小算盤,長期持久戰是讓中國乾脆和美國在朝鮮打個十年八年,一直在朝鮮拖住美軍三分之一的陸軍,好減輕蘇聯在歐洲的壓力。



    這就出分歧了吧。



    中國打個10年8年可不行,那樣經濟恢復、工業發展、五年計劃,全都要受影響。



    1952年起,中央和蘇聯(斯大林)的往來電報,斯大林沒有說破,但話裡行間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也沒有直接表示反對,但主席和總理還是委婉的表示了中國方的意見。



    是找個合適的時機和斯大林好好談談呢,還是先繼續委婉的啞謎,等斯大林見馬克思就好?



    ……唐華思索中……



    “唐部長,看,閱兵開始了。”



    列昂尼德·亞歷山大·戈沃羅夫元帥高頭大馬、勳章整齊,腰挎指揮刀,與閱兵指揮官會合,開始檢閱。就是騎馬,絕對不用吉普車轎車,而且馬是四蹄飛奔跑起來的。



    講話、禮炮、分列式,儀仗隊後面是一個方陣一個方陣的功勳部隊步兵。



    “蕭司令員、羅副司令員,一會兒說不定我們在火車上看到的火炮也會出現在閱兵式裡頭。”唐華說。



    不過坦克和摩托化方陣還沒出現,天上先過飛機了。



    “蕭司令員,看到了嗎?那個轟炸機,蘇聯的噴氣式重型轟炸機!”



    “還真看到了。還真是炮兵陣列的壓軸裝備。”羅順初看見了m-46,也不由得驚歎,“蘇聯老大哥也是夠意思了,他們也剛剛裝備的武器也能援助給中國。”



    “一開始蘇聯的部長和委員們在談判的時候不打算給我們m-46,後來是徐參謀長直接找到了斯大林,問題就解決了。”唐華說,“朝鮮戰爭作為新式武器的試驗場,在二戰結束後到50年代,研製的新一代武器究竟作戰能力如何,最好的檢驗方式是把它投入戰場。在檢驗哪些新裝備是成功的、哪些新裝備是有問題的之外,還能為下一代武器裝備怎麼研製、研製方向往哪走提供實踐證據。……朝鮮戰爭這種大國對抗的高烈度局部戰爭,正是最佳的新武器試驗場。這話我們對蘇聯同志說了好幾次,現在他們高層也逐漸認同這種看法了。”



    幾人朝天上看的時候,唐華繼續說:“空軍和海航如果過幾年能有這種飛機,不管引進還是仿製,都等於是鳥槍換炮了,這玩意可比圖-4和圖-2好用多了。”



    但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這一撮伊爾-28在完成通場飛行,返回機場時,會墜毀一架、損壞一架……



    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