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三十四章,安排得明明白白




    “五人團都來齊了?難得難得,”唐華走到f5中間,隨著唐華移動腳步,一大群魯藝的學生也動起來,紛紛圍坐在四周。



    “張魯,你前幾天帶隊去米脂、綏德文藝慰問,怎麼樣?”



    “軍隊指戰員特別喜歡……就是你說的……口水歌。《真心英雄》,我還沒走他們就都會唱了。農民兄弟好像還是更喜歡傳統曲樂一些,但《黃土高坡》也能夠接受。”



    張魯,未來的中央歌舞團團長。他的代表作?嗯,不是吹牛,他的代表作你們全都聽過。



    哀樂。



    (初創作時名叫《公祭志丹同志》)



    “音樂能鼓舞人民投身革命,音樂能激勵革命者,音樂能讚頌革命,但音樂也需要革命。音樂本身也正在發生革命。”



    夜空的繁星下,在草坪的中央,唐華和魯藝的師生們擺起了龍門陣。



    “隨著時代的進步,任何事物都在向前發展,音樂也不例外。有些人覺得音樂自古以來都不會發生變化,無非西洋樂器民族樂器的差別,其實不是。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在農業社會原地踏步,當世界開始工業革命、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時候,我們還在原地踏步,這才導致我們有‘音樂不會發生革命’的錯覺。工業化給音樂人提供了新的樂器,像我們現在的電吉他、貝斯、電子琴。工業化也改變了聽眾。當產業工人在工廠,在千篇一律的流水線旁勞作,一天下來,他要聽的不是一吊吊半個小時的慢悠悠的歌,而是要節奏明快,在轟鳴中得到輕鬆,讓自己的大腦快速地進入到一個新的世界。”



    “革命的第二步是大眾化。音樂不是少數音樂家唱給更少數的剝削階級聽的。所有人,無論高低貴賤,都有聽音樂的權利。不僅如此,所有人都有把歌唱出來的權利。你寫一首歌,調子百回千折,動不動就飆高八度,還在高位加個長音,這不是明擺著不讓普通人學唱嘛。歌詞也要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如果大部分人都經歷過與歌中相似的生活,與歌曲有相似的感受,那這首歌就肯定會流行開來。口水歌……名字特別俗是吧?其實就是要俗,這不是俗氣的俗,是通俗的俗。具體地說,口水歌比現在所謂的通俗音樂更俗。”



    “用簡單的一句話說就是,只有你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那麼你才可以說自己是先進的音樂……先進的文化。”



    看著身邊的學生老師若有所思的樣子,唐華笑了起來。



    “同學們,音樂革命,就先從口水歌開始吧。”



    低頭,唐華撥動吉他,和眾人一起合唱:



    “拍拍身上的灰塵”



    “振作疲憊的精神”



    “遠方也許盡是坎坷路”



    “也許要孤孤單單走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