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外傳9:80年代記憶之世界15大超級工程

    七、美國超級工程之地外文明探索計劃(1984)

    地外文明探索計劃(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又名seti計劃),通過大型電子天文望遠鏡,探測接受外太空的“聲音”,包括背景輻射、星體發出的電波以及其他雜音,從中分析有規律的信號,希望藉此發現外星文明。

    seti計劃由nasa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出於1984年,最初只打算在加州伯克利分校建立seti團隊,資金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加州政府、民間募款各解決三分之一。但該計劃見諸媒體後,華盛頓高層對seti計劃突發興趣,不久之後提案就獲得了國會和總統的批准,由聯邦財政撥款啟動工程。

    該項目的一期投資為42個高靈敏度的“艾倫望遠鏡陣列”(ata),這個巨型宇宙探索天線陣列建設在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農村地區,1989年投入使用。之後seti提出了“全陣列計劃”,由 350 個偏置格里高利無線電天線組成,允許多個觀察者同時訪問干涉儀輸出。

    seti計劃於1989年開始收集地外電磁信號信息進行分析,期間動用了相當多的超級計算機運力用於破解電磁信息,甚至一度刺激了世界超級計算機的市場需求。但至今為止,seti計劃未能破譯任何可靠的外星文明信息。

    2005年,尋找地球外智慧生物計劃研究所長湯姆 皮爾遜(tom pearson)以電子郵件向計劃合作者通報,稱因為美國政府削減支出,seti計劃的經費嚴重短缺,宣佈中止此計劃。

    八、蘇聯超級工程之卡拉庫姆運河

    卡拉庫姆運河從蘇聯阿姆河沿卡拉庫姆沙漠邊緣延伸到阿什哈巴德西面的蓋奧克泰佩,1982延伸到裡海海濱地區。運河一期工程於1967年竣工,為灌溉、通航功能兼顧的運河。1982年運河二期工程竣工,全長從一期的870公里增加到1400公里,主要功能也改為以灌溉為主。

    卡拉庫姆運河是世界最大的灌溉及通航運河,從阿姆河到穆爾加布河的540公里河段可通航,灌溉流量為503立方米/秒。該運河全部建成後,1500萬畝耕地升級為水澆地,另新墾750萬畝耕地,改良2.25億畝牧場,使土庫曼成為蘇聯穩定的長纖維優質棉生產基地,讓成百萬牧民結束遊牧生活,將畜牧業推向新的水平。不過,阿姆河被運河奪走大部分水量,使鹹海的來水量大大減少,這導致鹹海在2010年左右瀕臨乾涸。

    (80年代的15大超級工程中,其餘7個均為中國的超級工程,限於文本篇幅,我們在後續單獨擬文予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