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11章,科羅廖夫,再度出發

    記者:“中國和蘇聯都發出了倡議,建議美、蘇、中三國聯合執行載人登陸火星的工程,對此白宮怎麼看?總統先生的意見如何?”

    發言人:“對此倡議白宮暫時不打算予以回應,一切都要等到NASA制定出詳細的計劃之後再做決定。”

    記者:“NASA的專家近日表示,今年4月份即將發射的土星-5號火箭不可能立即執行登月,美國的登月活動最快也要到8月份的航天發射才能完成,對此您怎麼看?”

    發言人:“白宮不干擾NASA的科學項目計劃的具體執行。”

    ……

    黑海上空。

    U-2高空偵察機又例行地靠近蘇聯海岸線,在2萬到2萬4千米的高空,距離海岸22公里(12海里)貼線飛行。偵察機上的高倍照相機咔嚓咔嚓對蘇聯港口一陣猛拍。

    “‘科羅廖夫’號3月2日停到了這裡,3月7日,也就是拍照的前一天,三艘內河運輸船到了這裡,例行的匯合。”

    CIA的情報分析員一張一張地看著相片。

    “去年冬天從黑海出去的軍艦,在南中國海活動了好幾個月,上個月掉頭返航了。”

    “這支艦隊剛好可以在‘科羅廖夫’號申請離開黑海的時候,出現在土耳其海峽的另一側,敦促土耳其放行他們的火箭運輸船。”三名分析員看照片時還聊點相關的事。

    “這一次五角大樓沒有向土耳其發送任何指令和命令,除非他們自己昏了頭,否則不可能攔截蘇聯火箭了。”

    “嘿,夥計們,有點不太對勁。”

    三個腦袋都湊了過來,看桌子上的這張照片。照片拍攝的是碼頭,在放大鏡下,碼頭陳放的貨物看得很清楚。

    “一枚長征-15火箭由四個巨型長方體包裝箱和三個較小的包裝箱組成,這裡一共堆了……”分析員數了數,“八個巨型包裝箱和六個較小的包裝

    箱。”

    “你數的數對嗎?我再看看。”

    “我也看看。”

    幾分鐘之後,三個人都不說話了,大家都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

    “‘科羅廖夫’號自重6500噸,是嗎?”一名分析員說。

    “那當然,我們早就知道。‘科羅廖夫’號無論載重還是貨艙尺寸,都有十足的把握放下兩枚長征-15。”

    “上上一次運輸時,‘科羅廖夫’號除了運送一枚長征-15,還順便運送了兩枚os-3火箭。”

    “夥計們,我們該把這個消息立刻彙報給五角大樓。”

    ……

    “什麼情況,你們是說,蘇聯準備了兩枚長征-15,一起運送到中國海南島?”在五角大樓,最先得到CIA照片分析報告的參聯主席厄爾·惠勒上將問。

    “我們在土耳其的情報組表示,這件事有95%的可能性是真的。”赫爾姆斯說。

    厄爾·惠勒:“那又如何,我聽說NASA已經在內部承認失敗了,中國人將在6月份登上月球,而美國只能在8月份。”

    赫爾姆斯:“實際上,之前NASA還抱有一絲希望。NASA的局長和尼克松總統談好了,如果在登月競賽中美國敗給了中國和蘇聯,那麼美國必須獨自啟動和完成載人火星計劃;如果中國和蘇聯敗給了美國,那麼取勝的NASA不反對三國聯合登陸火星。”

    “我仔細想想,”厄爾·惠勒皺眉,過了一會兒說道:“中國和蘇聯一次準備了兩枚登月火箭,意味著他們即使第一枚登月火箭未能成功登月,也能在短時間內發射第二枚登月火箭,確保把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所以,NASA在最後一刻利用對手失誤反超的希望幾乎趨向於零,對嗎?”

    赫爾姆斯點點頭:“正是這樣。於是,美國的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大概也不會有國際合作的選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