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30章,哈哈,中國的彈道導彈試射失敗了

    突然,湯姆森覺得眼前有一點點光亮,就像視網膜的殘影一閃而過。

    “‘眼睛’,‘眼睛’,剛才你們有沒有感覺到異常?”湯姆森問WV-2雷達機。

    “沒有。是不是你疲勞駕駛了?”

    ……

    兩分鐘前的廣西,一枚東風-2彈道導彈從發射架升空,拖著尾焰向南偏東的方向飛行。

    在東風-2的頭頂,死光一號也在快速掠過廣西上空,進入南海。

    在東風-2從陸地飛到大海,死光一號的激光炮就開火了。

    整整20秒的時間,激光炮精確地鎖定了東風-2導彈——的左側——15米的地方。

    500千瓦的激光器功率全開,肉眼看不見的光斑以2100米/秒的速度在海面掠過,光斑所經過的海水被激光加熱升溫了0.000幾度。

    在飛行了1500公里後,東風-2擊中了劃定出的禁航區中央,試驗失敗,本來這枚東風-2應該在中途炸掉的。

    “很精確,我是說,很精確地偏離目標15米。”

    拜科努爾中心,伊萬上校懊惱地說道。

    “全程都精確地偏了15米,這說明系統大部分是正常工作的,只是有一個小環節出現了小小的問題。”

    “但願我們能儘快找出問題出在何處,爭取幾天之後,讓中國同志再發射一枚靶彈。”

    2月19日。

    五天前,中國在南海試射了一枚東風-2導彈,沒過幾天,還是在南海,連禁航區的位置也幾乎一樣,中國又宣稱要進行一次導彈發射試驗。

    “‘眼睛’,你覺得是中國的導彈部隊在進行日常訓練嗎?”

    為雷達機護航的還是湯姆森帶領的兩架F-4C,不過這次是為另外一架WV-2護航。

    “我不清楚,我的長官也不清楚。但是聽一些傳聞,中國似乎想用彈道導彈攻擊海面航行的軍艦。”

    “噢!那可就太糟了,為我們的海軍兄弟感到擔心。”

    菲律賓,美國空軍呂宋太空預警雷達站。

    中國說了要進行彈道導彈發射實驗,呂宋雷達站自然得24小時盯著中國的方向。

    還是在差不多的時間,也就是劃出的禁航區生效6個多小時以後,中國方向出現空中目標,一個小東西在快速地升上大氣層。

    “目標識別,CSS-2彈道導彈,和上次一樣。”由於目標信息太過熟悉,預警雷達站很快認出了這還是一枚東風-2。

    “等等!”

    雷達兵注意力高度集中,兩眼緊盯屏幕,喊了一句。

    ……

    “……情況就是這樣。中國導彈的第一級是正常分離的,但在剛進入中段飛行的那一瞬間,導彈可能發生了爆炸,第二級和彈頭的組合體明顯炸成了兩節,分別墜落在距離中國海岸線720公里和900公里的地方。”

    預警雷達站的雷達工程師總結剛才觀測到的情況。

    “所以,哈,中國這一次的導彈試射失敗了。”

    在五角大樓,美國空軍的衛星分析小組得出的結論與呂宋雷達站完全不同。

    由於這個結論過於嚇人,分析小組的辦公室裡氣氛有些沉悶。

    “這是這次CSS-2導彈試射的飛行路徑,這是SX-1衛星的實時軌跡。”組長奧斯克指著黑板上釘著的一張南海地圖。

    SX-1是美國給死光一號衛星起的代號。

    導彈升空時,SX-1在太空中正好運行到此處,飛行方向和中國導彈大致相同。

    如果這只是孤證,那麼2月14日的試射更能說明問題。

    那天中國導彈從廣西發射升空時,SX-1在太空也是正好運行到此處,飛行方向也和中國導彈大致相同。

    “蘇聯發射的SX-1是一枚彈道導彈攔截衛星。在升空入軌並完成了調試後,2月14日進行了第一次攔截導彈的試驗,但試驗失敗了。2月19日,蘇聯與中國又共同進行了第二次攔截實驗。根據呂宋雷達站提供的報告,第二次攔截應當取得了成功。”

    “根據空軍各雷達站和電子監聽設備的情報,SX-1在攔截時未向外發射或拋射任何實體物質,因此,分析組認為,SX-1的工作方式是激光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