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28章,中國最多堅持五年!

    “最近10年來,票證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中國人習慣了購買大部分物品都要憑票供應的生活。”

    “根據中國的官方通告所說,最近兩年來,中國國內的輕工業品、紡織品供應量大幅度上升,供應國內老百姓的購買‘綽綽有餘’,因而中國逐漸可以放寬甚至取消工業類票證的發行。”

    我們身在日本,但似乎也從身邊發現了中國工業產量上升的跡象。最近幾年,已有一些中國生產的輕工業產品出現在日本的商店,雖然數量還不太多,但它們的設計、性價比都足可確保這些產品在日本的市場立足。

    “根據東京大學的經濟專家解釋,取消工業類票證的發行,還可以大幅度節省政府資源,減少票證設計、印刷、分配和回籠所花的人力物力。據悉,僅布票的發行與回籠,1963年中國的國家機構就花費了2000到2500萬人民幣的財政預算。”

    ……

    日本對中國的關注幾乎是天生的,中國國內有什麼大的政策變化,日本肯定最先知道而且最先開展評估“中國的這個變化會對日本產生什麼影響”。

    在大洋彼岸,也有一撮人在關注中國,他們獲得消息的速度並不比日本慢多少。

    “1954,1955年明顯的短缺,什麼是短缺?”

    華盛頓,CIA中國研究中心,一名看起來比較年輕的分析員問道。

    “你一定是在開玩笑,”小組長道恩說,“你沒有研究過蘇聯經濟嗎?”

    “沒有……”

    道恩:“短缺就是商品數量少於社會的總需求量,而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國家,不允許商品隨意漲價,於是所有能買得起這種商品的人都擁擠在商店,搶購,或是排隊等待購買。當然,可能還會滋生高價黑市。”

    ……

    在紐約,有另一波CIA探員在出勤。

    他們走進了布朗克斯區的一棟商務樓的5、6層,這裡是俗稱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辦公地。

    “宋先生,我不知道您最近有沒有出新的著作,如果有新著,一定記得告訴我。”

    喬·弗裡克,負責與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接洽的CIA副主

    任。

    宋子文:“我是想著書立作,奈何已年滿七十,體力精力不濟,只有寥寥幾章書稿,還沒來得及完本。”

    “宋先生,您到現在才感覺到自己體力精力不濟嗎?在10年前有沒有感覺自己已經體力精力不濟了?有沒有感覺10年前,你的腦子就已經進水了?”

    弗裡克從包裡掏出一本書,手一拋,丟在他和宋子文之間的辦公桌上。

    《中國即將崩潰》

    作者:宋子文

    出版日期:1954年10月

    書的扉頁還加印了一行字:10年之內必將崩潰!

    ……

    弗裡克把宋子文挖苦了一頓,氣沖沖地走了。

    弗裡克不是白宮高官,既不負責外交也不負責國家戰略,但是兩天前,白宮辦公室主任把他叫過去給訓了一頓,說你們養著的那一撮民國流亡分子,這些年都幹了啥?正事一點不幹,還把我們給忽悠得不輕。

    弗裡克天降一口大鍋扣在頭上,回頭就找宋家算賬,除了訓斥一頓,還把宋家每年的活動經費砍半。

    在弗裡克起身要走時,宋子文還喊住了他。

    “弗裡克先生,我的預測大方向是絕對正確的!只是時間計算出現了一點點小誤差。這是我正在撰寫的書稿!《最多堅持五年——中國仍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