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二十六章,蠱雕出世




    《山海經 南山經》記:“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400萬噸TNT的氫彈,試爆彈綽號“蠱雕”。



    蠱雕是中國試爆的最大當量的核彈頭,也是1960年的世界爆炸的最大當量核武器——英美蘇現在還處在暫停核試驗的階段,法國炸了兩枚裂變彈,已經把阿爾及利亞南部給搞廢了,正在捉摸著去太平洋某個殖民地開闢新的核試驗場。



    不過蠱雕應該還不是中國核武器的極限。唐華已經和鄧稼先定好,千萬噸熱核彈頭如果做核試驗的話,那枚彈預定綽號“朱雀”。



    南山空軍基地的跑道正在起飛兩架殲-5戰鬥機。雖然新疆上空並不存在入侵的戰機,如果有U-2入侵殲-5又打不到,但核彈試驗機在空中總是要有護航的。



    “01準備就緒,可以起飛。”



    “允許起飛。”



    ……



    羅布泊。



    無線電導航站工作正常。



    試驗區擺放的靶標、汽車、坦克、地堡、建築準備就緒。



    在試驗區還有三個直徑3米的“井蓋”,間距200米呈直線排列,這三個不起眼的大號井蓋可是這次核試驗的重點測試對象。



    模擬的地下發射井結構,從1960年4月到8月,新疆軍區的工程團、國防部特種工程局在這裡連續工作了五個月才完工。這是特種工程局為陸基遠程導彈、洲際導彈設計的三種不同結構的加固井。



    按照設計目標,井蓋和發射井要能承受住400萬噸當量核彈頭在800~1000米上空爆炸的超壓衝擊波。



    “四百萬噸TNT當量的氫彈,那火球直徑估計都有幾公里,這個發射井真的能承受得住?”



    羅布泊核試驗場,在等待轟-6飛來的這段時間,張蘊鈺突然問了這個問題。



    “核彈爆炸,直接摧毀方式主要是靠兩種效應。肯定有的是超壓衝擊波,按照距離爆心的距離從近到遠而遞減;近距離核彈爆炸,就有輻射加熱升溫的效應。”



    “三種發射井都考慮到了熱效應,在井蓋上塗覆了幾釐米厚的散熱材料,氫彈爆炸的時候,塗層快速蒸發,讓塗層下面的井蓋和主支撐結構溫度不至於上升太快。”



    程開甲向張蘊鈺解釋加強型發射井的結構。



    張蘊鈺:“還是太玄了,太不可思議了……”



    當地時間下午4時。



    “5分鐘準備!”“風向西北風,風速5.3米/秒!”



    “2分鐘準備!”



    “1分鐘準備!”



    “投彈!”



    這次核試驗,連按四次核按鈕的張蘊鈺就沒得按按鈕的機會了,轟炸機的投彈手在聽到無線電提示後拉下了投彈手柄。轟-6的彈艙門打開,“蠱雕”豎直地向下掉落,在炸彈的視覺尺寸變小到三分之一的時候,降落傘打開。



    投彈完成後,轟-6身體一輕,飛行員馬上操縱轟炸機轉向、加速,逃離核爆區。



    “雷達跟蹤正常!”“核彈高度跟蹤正常!”“倒計時!”



    地面跟蹤站捕捉到正在徐徐下落的蠱雕,按照推測出的氫彈爆炸時間,念倒計時。當報數員唸到“0”,又經過了大約一秒,核彈爆炸。



    羅布泊出現了兩個太陽。



    比大半年前的“檮杌”更帶勁,蠱雕引爆之後,空中的炫光就持續了將近20秒,距離爆心很遠的地方,經過這20秒強光的照射,地面都蒸騰起一團團的煙霧,不知道是水汽還是塵土。



    炫光消退,遠處空中懸浮著一個太陽。太陽表面有著快速變幻的花紋,這是核爆火球內的等離子態氣團在不斷地翻騰。



    蠱雕的火球果然舔到了地面,當然現在不像塔爆那樣小半輪火球擦地,但它的底部仍然是與大地接觸的。經過了十幾秒的直接接觸,火球完全離開地面,向上攀升,衝擊波向四面三開。



    “地波來了!”張蘊鈺先是感受到一陣強烈的晃動,大喊道,“根據地波和大氣波的時間差,衝擊波還有5秒,3,2,1,來了!”



    話音剛落,主控站“嗖”地刮過一陣暴風。



    “如果是人在戶外行走,這個衝擊波足夠把人掀個四腳朝天了!”程開甲說,“屬於輕度殺傷半徑之內!這次核試驗,主控站的位置有點冒險啊!”



    ……



    “蠱雕”成功。



    在新華社未向全球發通稿之時,地震波就將中國第五次核試驗的信息以幾倍音速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擴散。



    新德里,巴基斯坦,蘇聯……



    華盛頓。



    華盛頓還沒有那麼快得到消息,華盛頓正在發生的事和赫魯曉夫有關。



    那架圖-95改的遠程大客機又來了,在機場跑道減速,巨大的機體和螺旋槳發出咔咔咔的聲音,時不時還朝左右偏轉一下,但飛行員竟然能精準地操縱這個大傢伙,最後停在離歡迎會場不太遠的地方。



    這次的歡迎儀式就簡陋多了,根本沒有白宮的高級官員參加,基本上只有蘇聯大使館和聯大的工作人員。因為赫魯曉夫這次就不是正式的國事訪問或工作訪問。



    1960年5月,蘇聯擊落U-2偵察機,赫魯曉夫先挖了個坑讓西方丟臉,然後要求艾森豪威爾為此事道歉,至少是要保證以後不得再派飛機對蘇聯實施間諜飛行。



    艾森豪威爾拒絕。



    不但艾森豪威爾拒絕,對這種明顯的侵犯領空的越界行為,美國參議院表示100%力挺總統和政府,這是一項光榮的對美國有益的任務,總統沒錯,美國空軍沒錯,飛行員也沒錯!



    赫魯曉夫氣得提前從5月的首腦峰會離場,回國後判了那個U-2的飛行員9年徒刑,去西伯利亞挖土豆了。



    1960年9月這次,赫魯曉夫並沒有受到美國政府的邀請,他——自任蘇聯的聯合國大會代表團團長,然後就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