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成川 作品

第二十二章 烽火(上)

    幽州邊地多烽燧,為的便是示警傳訊。

    但實際上若是敵軍鋒銳難當、勢如破竹或者說根本不在意對方是否提前作出佈置,烽燧又往往可能會變得有些雞肋。

    畢竟,一燧八人,難當大軍。

    像一年多前秦軍攻楚,兵鋒所指,侵略如火。那些烽燧,或根本來不及燃起狼煙,直接被秦軍如潮水般湮沒。或就算燃起狼煙也毫無用處,因為秦軍行兵如風,狼煙根本無法為城池守軍爭取到太多時間。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有時候兩國交戰,快同樣能起到奇效。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那些烽燧就百無一用、就可以盡數拆除。

    守禦,本身就是體系化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卻能被完善。烽燧。起的便是補缺的作用。看起來無用,那便是最大的作用,因為敵軍找不到破綻來正面直面解決這一環,而只能選擇從其他的方面迂迴避開。

    而且,像烽燧這樣的佈置,從來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有些時候它們所能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

    是以,鎮守烽燧的燕地楚軍從來不會覺得這事是吃力不討好,總會認認真真地去完成交託到他們手上的任務。

    實際上,不僅僅是烽燧鎮軍,燕地其他軍隊裡的士兵,哪怕再普通的一個,幾乎都有一種信念——我其實很重要,也許我多出一份力,就能改變整個戰局。

    正是這樣的自信,讓燕王江暮玦麾下的軍隊位居整個楚國戰力頂尖。

    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何燕地的軍風竟是如此,也有不少朝廷的武官向江暮玦詢問過此事。求取治軍之道。

    而江暮玦的回答往往是這樣的:“治軍嚴謹自然是一方面。還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我運氣好,受了些前人遺澤。至於更多的,卻是在我朝有些忌諱,不能再說了。”

    這樣的回答顯然很含糊,但有些聰慧之人還是覺察到了一些東西。

    軍兵自百姓而出,軍風起於民風。

    燕地軍隊如此,自然是因為民風如此,從來同仇敵愾。

    而江暮玦之所以說這是受了前人遺澤,是因為他很清楚。燕地百姓的同仇敵愾起於前朝燕末帝陸忘情,而他不過是將之延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