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加農炮 作品

第731章 鋼鐵變廢鐵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廠也是和格力差不多,而且他們的設計崗的招聘要求對於工人等級與從事一線生產工作年限都有嚴格的規定。

    你們之中很多都是格力與比亞迪的上游供應商,我不相信你們沒注意過這一點。

    可能有些老師傅確實理論水平確實不如那些坐在辦公室裡的設計人員高。

    但是當現場機器出問題的時候,很多設計人員都還得把機器給大卸八塊仔仔細細的檢查一遍才能知道哪出了問題,而這些老師傅只需要看一眼生產線上出來的成品,或者對著機器聽一聽摸一摸就能知道大概是哪個地方出問題了。

    這些老師傅的經驗是那些坐辦公室裡的設計人員再高的理論知識水平也換不來的,智能化生產並不會對他們的地位造成衝擊,甚至還會使他們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

    在座的人都若有所思的看著陳意,而腦袋轉的快點已經想通了這一點,他們都是內地金屬製造以及加工行業的頭部玩家,很簡單就能理解陳意所要表達的意思。

    智能化生產表面看起來是替代了大量的人工,但實際上想要改進智能化生產線所需要的工人數量也越來越多,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這些老師傅看似地位受到威脅,可他們卻是最穩如泰山的一個群體,只有那些讀書少的文盲老闆才會嫌這個群體是累贅。

    智能化生產設備到底需要怎麼設計,原材料又該怎麼加工,甚至機床上的工具具該往哪幾個角度下手。

    這一切的標準都是根據這些老師傅的經驗而制定的,到了產業升級的時候整個生產體系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又該怎麼改進,還是這些老師傅能最快的發現,一切都依託他們那豐富的經驗。

    其實陳意認為,所謂的智能化生產,不過就是把這些老師傅的經驗給轉化成一個個可以量化的數據,再把這些數據寫進程序裡,讓機器按照程序固定的執行而已。

    甚至有了這些數據之後,對於下一代工人的培養可以更加的輕鬆,因為越來越多有利於一線生產的標準被制定或替換,下一代工人就只需要按照新一代最先進的標準流程操作就行了。

    同時這也讓很多理論水平不高的工人能得到更多的時間去進行理論知識補充學習,這樣就能補齊他們的短板,使自己能儘快的獨自進行新工藝的設計與研發。

    現場大部分人心裡都在想著:難道陳意想要通過這次產業升級,來優化金屬製造與加工行業的生產結構?

    果然,接下來他們就聽著陳意繼續說道:“當然,更新生產線的時候也有個問題,部分初級工人的工作時間不夠長,所以他們也失去了能夠得到充分鍛鍊的機會,但這也不意味著他們就沒用了。

    新的生產線意味著新的標準,同時老師傅也會總結出更加高效的生產條例,這些工人技術水平的提高速度也會同步增加。

    以前一個老師傅毫無保留的將自身的吃飯本事教給一個學徒大概只需要兩年,兩年後學徒就能出師獨當一面。

    而現在根據西部職業工人技術協會統計的數據來看,這個時間被壓縮到了一年半之內,而且他們學習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的時間比重相比以前也大大的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