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中藏劍 作品

1403:雲櫃是智能機器人產業的一環

    從一五年開始,除了一些追求高服務質量和高價運輸費用的快遞,大部分快遞員就逐步拒絕再把快遞精準送到用戶手上。

    而是選擇和小區或社區門口的商店合作,把快遞放入商店,讓用戶自己來提。

    這樣快遞員只需要把每個小區的快遞做好標記,就能直接丟進商店走人,極大減少了快遞員的投放工作量。

    用戶也不必受到時間限制,可以在一兩天內隨時去取。

    當然這種做法的弊端也很明顯,用戶想準確找到自己的快遞件,往往要把一堆快遞翻個遍。

    甚至受到冥冥之中某種定律影響,得翻兩遍,才能找到自己快遞。

    另外還時不時會發現拿錯件,或是丟件困擾。

    也是同年,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並且讓快遞存取更智能化,豐巢推出的智能雲櫃服務在城市間逐漸鋪開。

    這種由快遞員把快遞投放進快遞櫃,用戶們掃碼或輸入取件碼取件的方式,剛剛推出就以勢如破竹的形式,在各大城市快速鋪開,各大雲櫃公司也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

    到了如今,智能雲櫃幾乎成了每個小區的標配。

    “也是到了如今,雲櫃活成了大家最討厭的樣子。”

    申嗵許總有些哭笑不得說道:“在所有取件方式中,智能雲櫃是受到投訴最多最多的,沒有之一。”

    “超時費是重中之重,需要關注公眾號綁定手機號是二、超時費繳納複雜是三、快遞放不下是第四,雲櫃經常壞掉是第五……”

    “另外經過我們幾年的運營,發現雲櫃的存件效率太差太差了。一個雲櫃最多隻能放五十件快遞,現在一個小區哪天沒有幾千個快遞?”

    “加上雲櫃本身成本和維護費,還有物業收的進場費。”

    “想要賺取成本,就只能在超時費上下功夫。”

    “實話實說,雲櫃雖然是我們這些物流企業投放的,但連我們都覺得超時費噁心人。”

    “我們現在也不大願意投放智能雲櫃了,都是一些小企業在搞。”

    “如果沒有其它變局,雲櫃被菜鳥驛站打下去,可能也就是幾年時間的事情。”

    申嗵許總解釋一大篇,其實就是想闡明智能雲櫃這個項目已經是屬於日落西山了,他們這些有遠見的大企業已經逐漸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