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小牧童 作品

864、十年2月11日 晴

    不過倒是因為多年遊學的經歷,加上自己能力也不錯,這次來京則是專程為了修撰大宋百科全書而來,主要負責其中“德”篇的內容,而且因為他的主張是“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所以他已經是有資格開館授課的大佬了。

    本來昨日他是需要進宮面聖給文武百官講一下這方面的內容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他也不得不暫時擱置計劃等待官宣。

    雖然剛聽聞這件事時,他也吃了一驚,但仔細想來,他認為出事是肯定出事了,但這件事到底是不是造反,那肯定不是。

    因為從三個地方可以看出來,第一是戒嚴前後只持續了一個時辰,如果真的是作亂,戒嚴必然是要持續好幾日的,因為要清理餘黨,所以肯定不是造反。

    第二,就是對守將的處置,罰俸一個月,停職十五日,這何止是不痛不癢,分明就是給人家放了個假嘛,真的要是沒出事他這麼來一下,不死也要半條命去掉了,因為這是嚴重瀆職,所以出事肯定是出事了。

    第三,就是兩方綜合來看,宋北雲造反和皇帝出事混在一起,可能不可能的衝突之間,其中必然有妖,沒有意外的話,應當是皇宮裡真的出了什麼事導致宋北雲和皇帝都受了傷。而這件事並不可對外人說。

    那什麼事不能對外人說呢?要麼是引起恐慌的事、要麼是腌臢下賤的事、要麼是丟人現眼的事。

    可若是會引發恐慌的,就不會如此輕描淡寫,朝廷必然會以雷霆之勢來澄清。若是腌臢下賤的,也不會如此不緊不慢,更不會任由流言蜚語如此猖獗。那麼剩下的就是丟人現眼的事了。

    皇宮之中能丟人現眼的地方不多,要麼是他們幹了什麼蠢事導致官家和宋北雲都受了傷,這個可能性最大,因為至今為止官家和宋北雲都未曾露面,很可能是兩人身上都掛了傷。要麼就是兩人打架了……

    打架肯定不可能打架的,又不是頑童。所以可能是因為某些事受傷了,而受傷的理由又難以啟齒,而且聽聞那日是皇宮中炸響一片如同打槍放炮才引發的警報。

    所以……許是官家在庭院中放煙花被炸傷了,還順便波及了無辜者,也就是宋北雲。

    這的確是丟人現眼,皇家顏面怕是要掃地了,而且如果公佈出來,下頭的人肯定會以此為契機來將整個產業都封殺掉,以官家的愛民之心來看,他八成是不忍心那麼多人一夜之間丟了飯碗才選擇瞞下來。

    至於宋北雲死沒死,他認為肯定是沒死的,因為宋北雲如果真的死了,那事情絕對不能瞞,一旦瞞了會出現更大的危機,因為明眼人都知道宋北雲就是大宋的半壁江山,沒有宋北雲整個西北都會亂成一鍋粥。那麼這個時候再被有心人鼓動說“皇帝嫉賢妒能殺害宋北雲”,那可就不是單純的亂那麼簡單了。

    那麼如果真的死應該怎麼處理,周輔成還真的不太清楚,因為這件事太燒腦了,他沒有那般層次的見識,不敢妄自揣測。

    至於他跟弟子說的話,看上去就是個病句,但實際上其中滋味真的需要細品,因為在長安時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長安的任何政令似乎都帶著強烈的個人風格,這種單純就是作為一個文化人的直覺了,這種個人風格就像看一篇文章一般。看到一首詩都不用看署名,只要看裡頭的滋味就知道是誰的。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一定是李白的。“安得廣廈千萬間”那就一定是杜甫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看便知是王昌齡。

    這種東西都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李白杜甫是如此,宋北雲亦是如此,那種強烈的個人色彩不是旁人能學的。而施政時也是如此,宋北雲制定的政令都帶有一種難以描述的味道,就像是甜滋滋的烈酒,喝下去的時候不感覺怎樣,但過一陣子就十分上頭。

    而朝廷中樞的政令,雖然考慮更周全但總是直刀子上下,噶的人生疼,特別是裡頭那種不容抗辯的上位感是跟宋北雲的政令完全不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