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玄沙 作品

第三章 鍛造危機

    90年的東濱縣,還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僅僅只有位於市中心的一個最繁華地段,也只有一個紅綠燈,二十年之後,單單是紅綠燈路口就有十多個,隨著時間的拉開,交通和街面市容改變最大,所有的建築大部分都拆除了重建。

    現在的東濱縣只有最高的六層、七層樓房,數量也不是很多,能在縣城裡上班的人很讓人羨慕,其實,這個時候很多工人都開不出工資來,打破鐵飯碗的政策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打破鐵飯碗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其他地方已經完成了這項改革,東濱縣屬於一個小地方,比較落後一些,因此比其他城市晚一些進行改制。

    郭威就是煅鋼廠的廠長,改制時期煅鋼廠的變化不大,整個廠子被郭威買了下來。

    那個時候,銀行鼓勵貸款,職員每個月都有績效考核的,跟後來的存款績效差不多,信貸員只有把款子放出去,才能體現出工作成績來。

    很多人不敢貸款,怕賠錢還不上銀行,那個時候叫國家,銀行的錢也是國家的錢,都曉得國家很偉大,不敢欠國家的錢。

    因此也冒出一批“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說法。

    其實這種說法不是很正確,儘管貸款後期出現了一些呆賬、死賬,但是大部分貸款還是催收回來了,比如郭家林一家,就把欠下銀行的錢用了十年時間還清。

    郭威當上煅鋼廠廠長僅僅兩年時間,他一直都是煅鋼廠的職工,年輕時期在工廠學徒,後來做師傅帶徒弟,一直到廠長那個位置,對於工廠的感情十分深厚,在位期間沒有給老婆安排一份清閒的工作,也沒有給自己撈好處,卻用個人名義貸款,繼續維持工廠生產,這是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郭家林並不清楚內幕,但是他親眼看到了父親的死和欠下的債,最後搞的一個家庭支零破碎。

    悲劇不能重演。

    回到家裡,郭家林發現客廳裡坐著四五個客人,看到郭家林放學回家,郭威給兒子介紹客人,不外乎是王叔叔、張叔叔之類的尊稱,至於客人的職位、背景,郭威沒有介紹。

    郭家林恭恭敬敬給客人問好,態度不卑不亢,顯得心智十分成熟,大多數客人都微笑著點頭回禮,有的說幾句:“小夥子長得真精神、學習成績如何啊?”這一類的話題。

    其中有一位“王叔叔”,還上前拉著郭家林的手,他的手掌很寬厚很溫暖,很顯然沒把郭家林當成一個晚輩對待,讓郭家林十分注意,多看了那位王叔叔幾眼,後來才知道,他叫王基建。

    上一世,郭家林根本不注意家裡的來客是誰,今天比較反常,郭家林主動給客人的杯子裡續水,然後站在旁邊聽他們談話,主要是想找到爸爸破產的原因,只聽那位王叔叔王基建說道:“老郭,水產養殖肯定能掙錢,咱們縣的幾個百萬大戶都是依靠養殖起家的,今年的對蝦長勢很好,又是一個豐收年呀,不知道還能誕生出來幾個養殖大戶,你有號召力,手裡不缺錢,我給你打個下手,咱們一起幹養殖業。”

    郭家林的耳朵一支稜,他猜測這位很熱情的王叔叔坑了爸爸的錢。

    以郭家林兩世為人的心智,不難聽出王叔叔看中的是郭威手裡有錢的事實。

    但是郭威卻擺擺手笑道:“老王,你別抬舉我了,我就是一個打鐵的出身,幹養殖業不行啊,隔行如隔山,再說廠子裡也不好過,現在就是在勉強度日而已,抽不出資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