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盧植來聽課

他安靜地從後門入,自己的弟子們也安靜地跟進來。

沒人在乎他們的進入。

就像沒人知道他是海內大儒一樣。

此時房間前面有一個高臺,高臺上,有兩個小孩在爭論。

小孩不過十歲左右。

“上週的作業,如何保證朝廷為百姓做事,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要嚴厲考成,差點拖出去砍頭……”小孩甲這樣說著。

聽到這裡,盧植很是震撼。

在這裡,兩個童子都能討論朝廷了?

而且他們似乎一點都沒有對朝廷的恐懼。

一點不像那些民間孩子畏縮。

小孩乙說道:“你這法子不對,應該以民推舉吏,如此吏為了保住位置,就會盡心討好於民。就像我每次想吃糖葫蘆,都要討好我阿爹一樣。”

盧植聽到這裡,大吃一驚。

他感覺自己就像孔子碰到兩小兒辨日一樣。

即便孔聖人,對太陽距離大地的遠近,也是一竅不通。

而這兩小兒,卻能說的頭頭是道。

他想起來他以前給陛下上的8書:

用良:讓州郡核舉賢良,隨才任用。

原禁,御癘,備寇,修體,尊堯,御下,散利。

其中也包含對吏員要進行考績。

然而這卻是推行不下去,陛下也沒有采納。

而現在這兩小兒卻在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這時小兒甲鄙視道:“你若以民推吏,民眾愚昧,只看眼前。即便開化,也只關注幹活吃飯,為了當上吏員,他們會爭相討好這些百姓,今天你說選我就給你們發五百錢,明天他會說,選我發一千。”

“至於錢從何來,還是朝廷的錢,朝廷的儲備。他們才不會操心,自己之後事情如何,畢竟人人都只能做十年吏員,他們只會撈了就走。”

盧植點點頭。

這話說得很在理。

現在的核舉賢良,是看名聲的,不就是有人針對性地炮製各種孝子傳聞嗎?

有一些他聽後都覺得太過殘暴。

埋了兒子孝順母親,扔了親生兒子,帶著侄子上路。

如果是讓小民推舉,那必然是誰給的許諾高,誰就能得到最多的支持。

而在這時,小孩乙說道:“既然如此,那可以後退一步,上面任命,但以民聲來決定升遷懲罰。”

小孩甲還是搖頭道:“還是不對,因為做事有長事,有短事。我在任時,不收賦稅,借錢施捨;你在任上,花費9年,徵發勞力,苦不堪言,建造水利。你認為百姓會說誰的好?”

盧植大吃一驚。

他忍不住起身道:“未曾想,你們雖然年未弱冠,竟然說的如此之深刻?”

這時兩個小孩一起笑道:“老先生,你來晚了,你多聽聽我們祖師的講學,就會知道我們說的都是最淺的東西了。”

盧植謙虛地點頭。

他是大儒。

真儒的那種。

虛心好學。

不恥下問,這個詞就不好,什麼是上,什麼是下?

“不恥下問”這四個字,就體現了尊卑上下的可笑。

所謂大儒,大儒們在治國上面不好說,強弱差距太懸殊,但是個人修養上那確實是頂尖的。

“不知貴祖師何時才來講學?”盧植問道。

“你得晉升到更高的學堂,甲乙丙丁四級,最後晉升到甲字號學堂,就能聽到祖師的講學了。”

“每旬都有考核,考核過關自然能過。”

“這次的考核就是這個作業,如何保證吏員為民做事?”

盧植想了想,當下拿出竹簡揮筆寫來。

“做事先做人,修身先修心。人正則事正,人立則事立。”

接著他就仔細闡述了一套儒家的規範。

先讓人修心養性成為君子,然後讓君子去做吏員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的人覺得可笑,但兩千多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這樣認為的。

打擊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打擊他的人品,人品一爛,再多功績都不行。

就比如李世民,殺兄弟三個字就讓他花費了無數精力去擺平。

隨後他將自己寫好的文章,放在高臺上。

小孩甲看後,頓時搖頭道:“臭,臭不可聞。”

小孩乙看後,同樣搖頭道:“亂,一團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