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戰西爪哇(三)

    中午拉皮尼出去時候,額魯接到了指揮部發來的電報,也瞭解到凌晨發起的攻擊行動取得了很大戰果。從南北兩翼突破敵軍防線的北海軍各部經過六個小時的穿插迂迴,在距離巴城以西三十公里外的坦格朗地區圍住了八千多敵軍。指揮部電令他們務必查清蘭加士勿洞的佈防情況和voc的兵力部署,不過額魯更想找到荷蘭人的指揮部,抓住那個總督。

    黃昏時分,拉皮尼帶著五個人走了。特戰營的臨時駐地離蘭加士勿洞有十幾裡,如果不出意外,他們今天夜裡就能抵達voc聯軍陣地的外圍。

    與此同時,在坦格朗地區,北海軍的對被圍敵軍的攻擊仍在進行。為了錘鍊僕從軍們的作戰技能,指揮部讓僕從軍的各營擔任主攻部隊,會安營、陸戰營和兩輛裝甲車只在雙方陷入膠著時才會出手。

    黃昏時分的西薩丹河兩岸槍炮聲轟鳴不斷,雙方交火最激烈的地方就是位於西薩丹河東岸的一座大型堡壘。

    一百年前,萬丹蘇丹國一位叛逃的土王帶著手下尋求voc庇護,後來又幫著擊退了萬丹蘇丹國的進攻,於是便被封為坦格朗地區的攝政王。在這之後,時任巴達維亞總督派人對坦格朗的外圍城牆重新修築,用厚達6米的磚牆代替了竹牆,並設有多處炮臺。由於當時的守軍裡包括了有三十名皮膚黝黑的望加錫人,所以這座城堡也被當地人稱為“黑堡”。….巴城丟失後,voc咬牙掏錢擴建了這座城堡,增設了十幾門大炮和兩千名駐軍,使其變得更加易守難攻。清晨北海軍的進攻發起後,很多潰逃的士兵第一反應就是去黑堡,於是城內很快就變得人滿為患。不過這樣也使得城堡內的守軍兵力極為充足,他們在寬闊的城牆上站了好幾排,不停的輪番射擊。

    從下午三點開始,僕從軍配屬的十幾門12磅野戰炮在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連番炮擊後,被擴充到八米厚的城牆雖然變得坑坑窪窪,滿是瘡痍,但卻屁事沒有。相反從城堡炮臺上的長管艦炮射出的炮彈,倒讓進攻的僕從軍有了傷亡。城內的voc軍隊甚至還拆了兩間房子,用木頭做了兩臺小型投石機,將火藥分成5磅重的藥包,密封在陶罐裡,然後插上導火索點燃後拋射出去,炸的城堡外火光騰騰,硝煙瀰漫。

    voc在東南亞的黑火藥產量很高,從一百多年前就開始大規模生產,各個據點都有大量存貨。木炭在任何地方都不是問題,硫黃在很多有火山的島嶼上都有,硝石只需要糞便和鳥糞發酵就能獲得,炎熱的氣候使發酵過程變得更加容易,並且產品質量遠高於歐洲生產的火藥。另外爪哇島遍佈的河流,也為磨製火藥粉的水力磨坊提供了便利。

    身處第一線率領僕從軍的何喜文直到此時才明白,北海軍的正規部隊為什麼每次作戰都跟砍瓜切菜一樣,紀律嚴明不說,武器上優勢太大了!

    眼看天就快黑了,僕從軍四個營的兵力還在西薩丹河東岸止步不前,他隨即跟指揮部請示,在經過趙新同意後,兩輛裝甲車帶著轟隆隆的聲音來到了距離黑堡兩公里遠的位置。當兩門30毫米炮開始噴吐烈焰,將黑堡上的各處炮臺炸的火光迸射,城內的守軍頓時感到世界末日降臨,許多本地人甚至跪在地上對著卡利巴西清真寺的圓頂不停的祈禱,完全沒了戰鬥意志。

    當厚重而且包著鐵皮的城門僅用了兩分鐘就被炸塌後,兩個排的僕從軍發起了試探性進攻,誰知都到了城門前,城牆上也沒人開槍。何喜文見狀便命令兩個營的僕從軍衝進城內,結果就看到跪了一地的本地人。

    夜幕降臨時分,何喜文進了城,那位坦格朗攝政王竟然帶著自己的一群妻妾子女跪在宮殿門外,向他表示歸順,言談間還表示想瞻仰一下北海軍的“巨炮”。

    巨炮?何喜文心說就那小臂粗的炮管子,雖說威力很驚人,可怎麼看也算不上“巨”啊。wap.

    在之後的交談裡,他這才從翻譯口中得知,原來在東南亞的文化中,火器被統稱為“bedil”,它們不光是一種武器,往往會被賦予神靈的意味,而大炮更是被視為擁有巨大超自然力量的象徵。出於這個原因,很多蘇丹都喜歡造大炮,而且越大越好;其中萬丹蘇丹國在十六世紀的時候,還從葡萄牙人那裡搞到了一門180磅炮,光是炮彈就有

    81.6公斤重!….不過最牛的還要屬印度的比賈普爾蘇丹國,人家讓奧斯曼的工程師造了一門55噸重的巨炮,被稱為“戰場大師”。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試圖將其作為戰利品運往英國,不過那玩意實在太大了,英國人不得不放棄,留在當地成了一個供人膜拜的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