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三百九十九章 風暴

    遊牧民族的善戰來源於靠天吃飯和朝不保夕的生存環境,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還是經濟手段,政治和軍事只能為輔。而當那些過著驕奢淫逸生活的蒙古王公貴族被固定在村鎮後,再想搞小動作,北海軍就可以迅速予以撲滅。

    為了緩解外東北等地農業人力不足的狀況,趙新除了準備種子,他還得再度採購一批農業設備。這其中就包括專用於甜菜播種和收割的大、小型農機。

    依託於大規模的農機設備和苦葉島出產的柴油,北海鎮的農業人口比例其實很低,目前只有18%左右,這也是趙新敢於大規模徵兵的前提。

    乾隆五十三年的年末,北海鎮再一次啟動大規模徵兵,總數高達五千,完成訓練後將編成兩個團,以替換在南九州和仙台藩的駐軍。這次的兵源構成一半是來自膠東的農民,另一半則是由清軍的降兵、赫哲和達斡爾邊民以及少量的蝦夷地煤礦工人。

    除此之外,石川村文這次送來的一千藩士在完成訓練後,也將被編入北海鎮的作戰序列。趙新打算讓這支部隊開春後北上伊爾庫茨克,負責對俄防禦。

    至於那位已經胖的跟頭豬一樣的大阿伊努國王圖卡,在參加完趙新的婚禮後,便決定再向北海鎮送來五百名阿伊努戰士。趙新跟他達成的協議是這些阿伊努人將為北海軍效力五年,如果圖卡需要,可隨時召回一部分,但必須要再提供新兵補足人數。

    話說當北海鎮的工業用電解決後,一直分散使用的數臺600兆瓦的柴油發電機便可以騰出來,送往富爾丹城和苦葉島等地。

    眼下奧哈河附近的天然冒油坑已經基本上被採挖一空,張波準備在來年開春的時候啟動庫存許久的“遊梁式抽油機”,也就是俗稱的磕頭機。

    與此相對應的,從1789年開始,已經禍害了苦葉島空氣整整兩年的土法煉油作坊將全部停止運行,取而代之的是日產量在200噸的十臺煉油轉爐。如此一來,苦葉島的年產柴油量將達到七十萬噸,完全可以滿足北海鎮所有機械設備的用油需求。

    谷</span>不過像機械設備使用的潤滑油還是需要趙新另行採購,或是從鄂霍茨克那裡購買鯨魚油。生產潤滑油的基礎油是沒問題了,可是添加劑還是生產不了。

    眼下張波的日子過的有滋有味,半年在苦葉島當他的石油老大,半年在北海鎮的技工學校傳授電焊技能;甚至有時候還跑到廣播站過把“村支書”的癮,讓一眾從文登來的農民倍感驚奇,都說沒想到北海鎮的大老爺里居然還藏著一位山東好漢。

    順便說一句,在經過了一年的思想鬥爭後,張波終於決定留下來成為本時空永久居民。解決了這個思想疙瘩後,他的個人問題也迎刃而解。原本就對他有好感的梁慶兒已經答應了老尤的說媒,張波準備在開春前舉行完婚禮後,就跟著梁慶兒一起去苦葉島,由她來主持奧哈鎮新成立的小學。

    趙新眼看著陳青松越來越累,終於決定將江騰麟從大泊鎮解放出來,回到民政繼續當他的副手。

    再說說南九州三郡的情況吧。

    菱刈金礦已經開挖了整整一年。為了防止消息外洩,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打通礦山到阿久根麓的交通運輸路線,以便將開採出的礦石通過海運送抵蒐楞吉島的金礦提煉工廠。

    久藏開出了每天發一斗米外加管兩頓飯的招工條件,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出水、伊佐和菱刈三郡。一時間,近萬長期被島津家壓榨的喘不過氣的農民們走出家園,加入了築路大軍。

    等到了開春準備回鄉耕種的時候,北海軍發佈的另一條佈告讓三郡之地徹底炸翻了天。

    從本年開始,三郡各地的年貢上繳調整為“公三民七”,免除一切苛捐雜稅。若是有地主膽敢收取年貢超出這個比例,任何農民有權向當地北海駐軍告發。違者將被處以超出部分的十倍罰款,並獎勵給告發的農民。

    消息一出,全島國諸藩無不目瞪口呆。公只留三,這特麼是不打算過日子了?!以後那三郡的農民還不得騎到武士老爺的頭上撒尿?

    哦,對了,人家那邊已經沒武士了......

    然而三郡的農民無不歡天喜地,他們紛紛走出家門,抬著他們所能拿出的最好禮物--渾濁的清酒、私藏的大米、山貨和野味,來到附近的北海軍駐地,載歌載舞,徹夜狂歡。而那些長期被“八公二民”的年貢政策壓榨的透不過氣的地主們,也隨即表示了對北海軍的堅決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