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小白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八章孔子入道

    楊拓選了一處安靜的講堂,將修行的一些基礎一一言明。然後將練氣之法,悉心傳授。

    孔子依照著法門,盤膝而坐。依靠著冥冥之中的感應,選取屬於自己的“氣”。

    隨著孔子運轉功法,他胸口處的浩然之氣開始翻滾。孔子十分容易的就感受到了浩然之氣的身影。

    按照楊拓所說,這練氣之法所感受到的最強烈的氣,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氣。

    在孔子的感應中,這股浩然之氣,正大,光明,剛直。至剛至大,又無處不在。

    孔子心念一動,引動滿腔的浩然之氣。浩然之氣隨著孔子一呼一吸,絲絲縷縷不斷的化作點點滴滴的法力。

    楊拓看著孔子,心道:“他還是走上了這一條道路,這樣也好,不用擔心會影響他的根基。”

    看著孔子將胸中的浩然之氣,凝鍊成法力。這法力也繼承了浩然之氣的特性,至大至剛。

    其與佛門法力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妖魔鬼怪有著巨大的剋制力。

    這浩然之氣雖然不錯,卻有著一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很難從外界獲得。雖然天地之間,也充斥著浩然正氣。

    但是需要以自身的浩然之氣為引,當才可以引動。這就造成了儒家修行法門,需要先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在養出自己的浩然之氣以前,儒家的修士是沒有任何自保之力的。

    他們養出浩然之氣,就和仙道德築基差不多。不過仙道築基,有跡可尋。

    在擁有正確的方法之下,快不過百日的功夫,就可以築基完成,慢也不過三五載時間。

    儒家的浩然之氣則不一樣,雖可以讀書明義,修身養性。但是養出浩然之氣的時間可不一定。

    快得三年五載,十年八年,慢得話三五十年,也未必可以養出浩然之氣。

    這也就造成了後世許多讀書人,終其一生,也未窺門徑,到死都沒有入門。

    再加上孔子以楊拓所傳的練氣術為根基,創造出儒家修行之法。這修行之法就保留了練氣術修行緩慢的缺點。

    不過這些缺點在孔子身上,可一點都體現不出來。

    孔子在還未修行之時,就已飽讀詩書,又明確了自己之道。滿腔浩然之氣,已有透體之象。

    隨著孔子的修行,慢慢的就將他這麼多年的積累,化作了如今修行的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