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827章 決戰來臨

    蘇農部是突厥最初的阿史德部的一個分支,族長蘇農伯都為人圓滑、狡詐。司馬泳在牙帳之時,常與其交好,引為至交。

    往日蘇農伯都也對阿史那族部落壓榨阿史德族部落感到不滿,屢屢與阿史那族部落作對。司馬泳便言趁此機會,勸降對方,使敵我戰力,此消彼長。

    黃明遠想了想,卻是沒有同意司馬泳的建議。

    蘇農部畢竟是突厥的一部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空口白牙的,就是真的降了,隋軍也不能完全相信。若是戰場上隋軍兵敗,說不得其還會再次倒戈。

    黃明遠可不想讓蘇農部成為自己的負擔。

    再說司馬泳在軍中這麼長時間,深悉隋軍之虛實,一旦前往蘇農部,不再返回,誰知道他是否會轉身投了步迦可汗。

    黃明遠可不會拿隋軍的虛實來換取確認司馬泳的忠誠。

    不過黃明遠也沒有完全打消司馬泳的熱情,只說現在兩軍相持,不好打草驚蛇,不過還是讓司馬泳給蘇農部去信一封,只要蘇農部願意戰場倒戈,無論何時何地,戰後隋軍必有所優待。

    當然,蘇農部倒戈怕是也要在突厥勢頹的前提之下。

    司馬泳見黃明遠反對其去招降蘇農部,一頭涼水澆下。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份有些尷尬,前往蘇農部的想法有些自以為然了。

    不過司馬泳畢竟心思深沉,也不顯在面上。施禮之後,退出大帳,自回營給蘇農伯都寫信去了。

    ······

    此時經過數日的相持,步迦可汗越發緊張起來。

    黃明遠的堅守讓他摸不清隋軍的道路,隋軍遠道而來,不是應該主動求戰嗎?此時的突厥軍隊,受阻於隋軍防線,進退兩難,步步受阻,士氣下落嚴重。

    而步迦可汗求戰不得,也越發急躁。

    突厥人似乎從一開始便沒有摸清隋軍的脈搏,因此行動遲緩,使得隋軍順利渡河。而眼看隋軍將大營修得奇形怪狀卻是堅固無比,又在大營身後有兩座連同頞根河南北兩岸的浮橋,使得步迦可汗將隋軍完全趕下河的設想變成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