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香千古 作品

第2520章:韓信二攻上庸郡

    第2520章:韓信二攻上庸郡

    韓信身為荊州副都督,所率領的五萬大軍,自然都歸屬於荊州秦軍。

    自大秦裁軍之後,部署在荊州的總兵力,也不過只有十萬罷了。

    荊北和魏宋楚吳四國接壤,十萬大軍鎮守荊北綽綽有餘,可一旦對外開拓的話,就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韓信自然也知道這點,他也怕五萬大軍離荊州太久,會引起楚軍大規模北上,到時鎮守襄陽的大都督薛仁貴的壓力就大了,所以這次出兵他必須速戰速決,但這顯然並沒有那麼容易。

    韓信可不是第一次打上庸了,第一次關中大戰時,他就已經率軍攻打過一次上庸。

    當時上庸由李孝恭親自鎮守,依仗漢中的地利優勢,防禦的滴水不漏。

    漢中三郡整體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佔總土地面積的75.2%(其中低山佔18.2%,高中山佔57.0%)。

    東部的上庸、新城二郡,更是被秦嶺,巴山,武當山,巫山阻隔,境內有漢江貫通,南河,堵河,金錢河連通漢江,呈網狀輻射,是一個標準的四塞之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三國鼎力時期的孟達,才能以此地長期割據。

    上庸六縣,新城四縣,皆是在險要之地,依山而築,這也註定了兩郡易守難攻。

    韓信的用兵才能雖李孝恭強得多,在對方佔據地利的情況下,若是強攻的話必定死傷慘重。

    考慮到自己這邊只是偏師,無論打不打的下上庸,對於整體局勢都影響不大,畢竟主戰場在關中那邊。

    所以,韓信第一次攻上庸,只採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拖著李孝恭的大軍即可。

    第一次關中大戰結束後,李唐慘敗,割地稱臣向大秦求和,韓信自然也就撤軍回南陽了。

    這次是韓信第二次攻上庸,而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後,這次他自然也是做足了準備。

    早在開戰前,韓信就已經派密探,將漢中三郡的地形,以及兵力分佈給探了清楚,並在沙盤上經過多次推演後,終於找到了漢中防禦的漏洞。

    哪怕漢中紮根於漢中盆地,四面群山環繞,可在防禦上,也依舊不是天衣無縫,李唐不可能把守得住所有山路。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這點,為了完善漢中東部的方線,他專門為漢中打造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位於最外圍的兩道門戶,只要這兩道門戶不失,敵人就攻不進漢中,而這兩道門戶就是新設了上庸和新城二郡。

    上庸為東南大門,新城為東北大門,兩郡南北向望,互為犄角,一方遇險,另一方立馬就能支援。

    哪怕上庸新城兩郡同時遇險,後方的漢中郡也能給予之後。

    所以,想要徹底困死兩郡,在戰略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第二三兩道防線,分別是:房陵城和西城。

    房陵城居於上庸新城兩郡之後,和兩郡呈犄角之勢。

    西城則居於房陵之後,和房陵互為犄角。

    本來李世民準備,以此以西城為根基,等在新築幾城後,將房陵納入,設立西城郡。

    可惜,這個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李世民就已經在關中戰死了。

    李世民雖死,可他為漢中打造的防禦體系,卻被完成的保留下來,並被劉裕所繼承。

    在這樣高明的防禦體系下,漢中東部方線,雖沒有陽平關這樣的雄關,可整體防禦力卻並不比北線弱太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讓兵仙韓信都鎩羽而歸。

    對於韓信來說第一次失敗並不算什麼,岳飛可是攻打了江陵三次呢,可江陵城卻依舊不屬於大秦,他打上庸才失敗一次又算的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