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香千古 作品

第2370章:上杉謙信降秦

    第2370章:上杉謙信降秦

    秦軍為何突然撤軍?

    原因很簡單,就是不想為明軍做嫁衣。

    武田和伊達兩家的精銳,是被吳起和王翦殲滅的,並且還牽制了兩家剩餘八成的兵力。

    明軍在這個時候突襲兩家後方,這不是明著過來搶佔秦軍的勝利果實嘛。

    雖說在劃分底盤時,秦軍壓根就看不上,武田伊達兩家所在的東北地區,但我看不上是一回事,你明軍連聲招呼都不打就來搶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線的武田伊達兩軍都處於守勢,在不主動出擊的情況下,哪怕是吳起和王翦統軍,也難以在短期內將其擊敗。

    而且只要秦軍還在前線,武田和伊達兩家,就不敢從前線調兵,前去支援後方。

    秦軍若是繼續和兩家僵持下去的話,那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鷸蚌相爭,讓明軍漁翁得利。

    吳起和王翦都不傻,自然不會這麼幹,於是都選擇了主動撤軍。

    兩人才撤到一半,就收到了周瑜的命令,並且也是讓他們撤軍。

    顯然,周瑜和郭嘉也都看出了朱棣的險惡用心,所以才會下令讓吳起和王翦撤回來,不讓明軍利用秦軍來漁翁得利。

    除此之外,周瑜還有另一個用意,那就是調吳起和王翦,前來參家越中國大戰。

    老實說,調吳起和王翦回來,周瑜也挺不好意思的。

    吳起和王翦的偏師,總兵力不過一萬罷了,卻已經近乎全殲七萬來犯之敵。

    而周瑜手握兩萬秦軍主力,近四萬秦協軍,卻被擋在了春日山城,折損近一萬五千戰俘軍,都沒能將將春日山城攻下。

    這麼對比之後,也就顯得周瑜太平庸了些。

    當然,周瑜對此並不在意,他知道主力被擋在春日山城,不得存進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座城池易守難攻。

    春日山城依山而建,不但是上杉家第一堅城,同樣也是倭國數一數二的堅城,哪怕是放在中原也是難以攻打的城池。

    當然,隨著須佐之男和加具土的離開,春日山城內的守軍士氣大降,防禦力自然也大大降低。

    周瑜則瞅準機會指揮大軍全力猛攻,在經過兩日的攻城後,終於攻破了這座上杉第一堅城,不過也付出了五千秦協軍傷亡的代價。

    區區一個春日山城,竟讓秦軍折損了兩萬秦協軍,這比秦軍之前的傷亡加起來都多。

    由此也足可見,上杉家和倭國其他勢力不一樣,是真的非常難打,甚至比中原諸侯都要難纏。

    春日山城被攻破後,守將柿崎景家被俘,謙信七手組戰死三人,其餘四將被俘,上杉一門眾全部戰死。

    至於城內的四萬守軍,一萬五千戰死,兩萬五千投降。

    周瑜攻破春日山城,打通了攻打越中國的通道,接下來自然要率軍攻入越中國。

    可是越中國內同樣還有堅固的山城,強攻的話必定傷亡慘重,這需要大量的倭國降軍來當炮灰了。

    至於春日山城的兩萬五千降軍,乃至其他所有上杉家的戰俘,周瑜在收降前就承諾會善待他們,所以顯然暫時還不能讓他們去當炮灰。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瑜陷入了炮灰不夠的局面,就在這時吳起和王翦的軍隊,則進入了他的眼簾。

    分兵作戰時,吳起王翦各有五千大軍,而現在經過連番作戰後,軍隊數量不但沒減少,反而還越打越多。

    吳起手下除了有四千三百秦軍之外,還有一五千武田降軍。

    王翦手下則有三千八百秦軍,以及一萬兩千伊達降軍。

    上杉家的降軍不能當炮灰,但武田和伊達家降軍,顯然不在此列,這不正是炮灰的最佳人選嗎?

    現成的炮灰不用白不用。

    這也是周瑜將吳起和王翦調回來的第二層用意。

    當吳起和王翦進入抵達春日山城時,周瑜已經打下來半個越中國,只是又損失了七千秦協軍。

    在瞭解到戰況之後,王翦不由讚歎道:“上杉謙信不愧為東瀛軍神之稱,確實足夠難纏啊。”

    吳起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上杉謙信死守的方式,跟武田信玄伊達政宗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