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讀書是為了什麼!

    中書舍人劉三吾和國子監方孝孺也紛紛贊同道:“梁侍郎雖升遷沒有詹次輔快,但其政績也是有跡可循,且還是洪武十三年進士,出生和履歷都夠。”

    詹徽道:“李尚書就不夠了麼?”

    幾人振振有詞道:“若論政績,梁侍郎確實多於李尚書。”

    工部尚書反駁:“李大人統籌禮部,多次於外交上擊垮外邦,這些功勞都被你們吃啦?”

    這次贊同李原的人很多,也不必不記名投票。

    “既多贊同李尚書入閣,此事且定下。”

    第一批進內閣的這些人都年事高了,眼看就快要致士,所以眾人也沒太多反駁。

    李原以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

    接下來則是萬眾矚目的內閣首輔。

    關於內閣首輔,這次商討的時間很長。

    從六部、都察院甚至五軍都督府、大理寺等各智能部門都有人推。

    眾口一詞,莫不一是。

    而且每個人都有資格,履歷也豐厚,一時間朱懷也拿捏不準。

    本來他計劃是讓詹徽任首輔,李原和楊靖為次輔,以此三人組成內閣第一批班子。

    不過天不遂人願,眾人朱懷乾綱獨斷,也沒辦法和這些人唱不同意見。

    況且對方考慮的確實很周道,所以最後就做了微調,雖然詹徽和李原都入閣了,不過卻都擔任次輔。

    無奈之下,朱懷只能讓眾人投票首輔名單。

    小半個時辰後,投票結果出來了。

    結果以刑部尚書楊靖得三票居多。

    楊靖也在朱懷的意料之內,於是就同意楊靖出任內閣首輔。

    這一場洪武末年的內閣首批班子選取,絕對沒有任何水分,就連朱懷都沒有人為干預。

    內閣班子測定下來之後,接下來就是辦公地點。

    內閣自然不能和皇帝距離太遠。

    不過接下來的議題就無關緊要了,眼看時間已經到日落,朱懷便打斷這場小朝會議題。

    眾人以為朝會就此要結束的時候,朱懷叫住了各部堂高官。

    “卿等都且等一等。”

    眾人不解的看著朱懷。

    朱懷拿出手裡的史書,其中有一頁自己摺疊過了,他環視眾人一眼,對鄭和道:“拿給劉舍人和方祭酒看。”

    “孤最近讀史,讀到一處很奇怪的地方。”

    眾人不解,朱懷也不繼續說,盯著劉三吾和方孝孺。

    “看出什麼來了?”

    方孝孺出列,支支吾吾的道:“翰林院史館修改了宋史檀淵之盟。”

    群臣一愣。

    朱懷道:“是啊,翰林院修改了檀淵之盟,怎麼修改的?”

    方孝孺硬著頭皮道:“其中一段為遼蕭太后叩中原,真宗欲難逃;改為遼蕭太后叩中原,真宗親致澶州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