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硯 作品

第382章 大明農業現代化建設

    提筆舔墨,陸離在卷面上落筆。以陸離大師級的書法技能,寫明朝科舉考試的楷體字“館閣體”,自然不在話下。

    一個個端方四正,圓潤飽滿的館閣體楷書,在陸離筆下躍然而出。

    填空題對陸離毫無難度,只需要確保不寫錯別字,不寫成簡體字就行了。

    學書法的人,會寫繁體字簡直再正常不過了。不但會寫繁體字,甚至連篆體字,甚至是甲骨文都能寫呢!

    填空題很快答完,一眼看過,沒有絲毫錯漏。陸離把填空題卷子揭開,用鎮紙壓在一旁晾乾,開始寫下面的簡答題。

    簡答題都是有標準答案的,就是“朱子集註”,也就是朱熹對四書五經的理解。這是標準答案,錯一個字都不行。

    所以,這玩意說是簡答題,其實跟填空也沒區別了。

    這些“標準答案”早就牢記在心,陸離寫起來也很快,不久之後,簡答題就做完了。

    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作文題了。

    第一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乎。”

    看到這個標題,陸離微微一愣,似乎……好像……我當初跟韓老學習的時候,看過一篇這個標題的八股文呢!

    腦海裡回想著,過目不忘存儲的記憶,從腦海深處翻了出來。

    確實看到過這篇文章。這是清朝一個叫韓炎的狀元寫的八股文。

    狀元之才,用來考小學畢業證,合適麼?

    陸離撇了撇嘴,算了,懶得動腦經了,直接抄上去吧!

    於是,陸離提筆寫下了:“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破題第一句寫完,接下來一路抄到底,通篇文章全盤抄了上去。

    輕鬆搞定!

    仔細檢查了一遍,找不出任何差錯了,陸離笑著點了點頭。如果清朝的狀元還考不到明朝的小學文憑,那我啥都不說了。

    ……

    考試結束,袁知縣帶著縣學教諭開始閱卷。

    “啊!好字!好字!好字!”

    正在批閱試卷的袁知縣,突然聽到一名教諭驚叫起來。

    好字?

    聽到這話,袁知縣笑了笑,這應該是陸離的試卷了。

    “拿過來。”

    袁知縣朝教諭吩咐了一聲。

    “是!”

    這名教諭連忙把試卷呈了上來。

    袁知縣接過試卷一看,果然好字!一手館閣體,寫得端方雅正,渾厚大氣,果然是陸離的筆鋒。

    單憑這筆字,通過縣試都沒問題了。

    袁知縣笑了笑,繼續翻看試卷。帖經全對,墨義全對。熟讀四書五經,果然根底紮實。

    看完前面幾頁,袁知縣又翻到了後面的八股文。

    這一看之下,袁知縣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拍案几讚歎:“好!好!如此雄文,實屬罕見啊!”

    這樣的文章,考狀元都夠了,用來考縣試真的太浪費了。

    提起筆,袁知縣在卷頁上畫了個紅圈,這就是通過了。

    幾天之後,縣試結束,縣衙門外的照壁上,張掛了榜單。

    陸離的名字豁然排在第一,也就是縣試案首了。

    “恭喜雲間鄉陸離公子,高中縣試第一,名列案首。”

    報喜的人一連來了三波。這都是正常操作了。差役報喜,也是好差事,能得一筆喜錢。

    陸離命人送上喜錢,接受了一番恭賀,心頭卻沒有什麼感覺。

    一個明朝的小學畢業證,有什麼好歡喜的?

    要不是為了獲得功名,獲得社會地位,誰來考這玩意?對社會現實沒有一點幫助的學問,當成一種文學體裁看待就行了。

    回到陸家大院,迎接陸離的又是一波恭賀。

    就連老夫人都笑得合不攏嘴,對陸離考取案首功名十分歡喜。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對於大明朝的人來說,這件事的意義十分重大。

    只可惜,陸離完全沒什麼感覺,還不如看到家裡那些雞鴨豬牛來得歡喜!

    種田大禮包裡面的作物和禽畜,以及各種種植養殖技術,這是大明朝農業技術的飛躍式發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