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吹燈零零七 作品

第六百八十五章?改革風暴

    此時張通明向張孝武引薦了一個人才,號稱東明先生的郭祥。郭祥是司州人,年少時遊歷天下,二十歲參加科舉考試,中舉之後卻毅然放棄了為官的機會,轉而遊學天下,是一個法家傳人,主張法治天下。

    在家天下的社會中提倡法治天下,對皇權而言實在是大不韙,因此郭祥也只能一邊遊學,一邊用《聖漢律》幫助一些蒙冤的人打官司做訴師,名氣雖然大,但在縣令最大的情況下,他也只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郭祥中年之後定居在揚州做訴師,但如今揚州貪腐嚴重,訴師不過是替人行賄的橋樑罷了。郭祥雖然在揚州朋友眾多,但始終不是揚州當地人,做事艱難,且違背內心理想,便聽從了友人的勸告,攜帶全家來到北方四州的幽州府。由於他精通《聖漢律》且口才極佳,很快便引起了張通明的注意,兩人深談之後,被張通明引為知己。

    張通明將其引薦給張孝武后,郭祥說道:“《聖漢律》固然為國家根本律法,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先是此律法乃三百年前制定,彼時時況與今日大不相同,他日之法今留弊端良多。如刑罰一項,聖漢初立之時人口稀少匪盜猖獗,正所謂亂世用重法,便是小偷小摸也會被判處流役。而今依舊採用亂世法則則未免刑罰過甚,致使百姓懼怕官府,心中厭惡。”

    張孝武沒想到此人是個改革家,便問道:“你的意思是,連《聖漢律》都需要修編嗎?”

    “不是修編,而是大改。”郭祥道,“律法為人所制定,乃協助官府治理百姓,而他日百姓與今日百姓不同,律法也需順時而變。若是一成不變,則律法便成了禁錮人的枷鎖,禁錮百姓不說,還禁錮官府。若律法完全有用,則世間為何還有如此之多的罪惡?”

    張孝武大笑道:“好,郭先生,由你來重新制定《聖漢律》,不,不叫《聖漢律》,我們叫做《新律》,先在北方四州嘗試使用,看《新律》和《聖漢律》哪個更能夠促進國家發展!”

    郭祥拱手道:“東明必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