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帕列 作品

第2459章 雞毛換糖

    “陳大成率子侄應募,訓練後防守台州,在臺州,陳大成率領兵馬大破倭寇,屢戰屢勝,前後告捷共有十二次,顯示了我陳氏族人每逢大敵當前,都能奮袂而起,執干戈捍衛家園邦國,殲敵寇於海疆之外。忠勇之性,彪炳史冊;浩然之氣,常存天地之間。”

    “後來,陳大成率領的‘義烏兵’保衛了大明王朝的安全,成了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我們陳姓族親有五十多人當上了將校級的武官。

    “這些義烏子弟兵,由於走南闖北,門路廣,信息靈,膽子比一般民眾大,退役回故鄉後,有的就步入了手搖撥浪鼓、敲糖換雞毛的走村串巷行列。”

    根據陳金水所言,陳家人雞毛換糖的歷史倒是要遠早於乾隆年間,這也和義烏的環境有著分不開的關係,義烏這地方群山環抱,光靠種地養不活多少人,所以走村串鄉行商就成了他們的傳統,聯想到處境相似的晉商、徽商,中國的幾大商幫裡倒是有不少都是被逼出來的。

    貨郎擔裡的薑糖是村裡人自己做的,另外還有一些針頭線腦、髮夾紐扣之類的小玩意兒,這些也都是從附近買的,四鄰八村有力氣出門的就當貨郎,其餘的也沒閒著,平日裡就利用農閒時間做這些,給他們備貨。

    一副糖擔,就是一個移動小百貨店鋪,很受山區村民,特別是婦女、小孩的喜愛,因為他們想買點東西也不容易,沒來得為了幾根針頭、幾個紐扣就跑一趟公社,要麼讓村裡人捎回來,要麼等貨郎上門,於是就有了陳金水他們的生存空間。

    但這碗飯可是吃苦飯,城裡和鄉里都沒多少生意,只能去村裡,挑著貨郎擔一走就是上千公里,這份罪可不好受,一般人可幹不了,陳金水他們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在沈隆再三要求自己挑擔之後,陳金水把擔子給了他,同時還教他挑擔子的技巧。

    “擔子一定要挑平穩,支撐住重心,兩手一前一後扶住籮筐,繩子要短一些,這樣挑的東西多了也不會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