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1222章 血色撒馬爾罕(求訂閱)

    一千名吐蕃都護府衛兵在大都護的帶領下,攻擊帖木兒的重騎兵!

    兩支騎兵撞擊,一個吐蕃騎兵用鐵骨朵砸中對方的頭盔,而後者的長矛則貫穿了吐蕃騎兵的鎖子甲!

    擁擠的戰場,幾乎沒有多少花哨的動作,沒有多少迴避的餘地,所有將士在用最有效的方式殺死眼前的敵人!

    “孃的,就沒有經歷過如此慘重的大戰,當初要是可以擒殺帖木兒,或許不會如此艱苦。”

    西域大都護霍安的西域軍,情況僅僅比吐蕃軍好一點。

    西域都護府的人口比吐蕃都護府的人口多三四倍,武將也很多。

    縱使如此,霍安也陷入了無比慘烈的大戰。

    西域都護府二十萬兵馬參與西征,征服大宛國的大戰,死傷約四萬人,俘虜了一批烏茲別克騎兵,又將兵力維持到了二十萬人的規模。

    然而,撒馬爾罕的大戰,西域軍打到現在,竟然陣亡了六萬人!

    大唐猛將李嗣業配合高仙芝衝擊帖木兒的大軍,遭到帖木兒的戰象軍團不分敵我的踐踏!

    李嗣業的大唐陌刀隊可以對付重騎兵,面對戰象軍團,卻稍顯乏力,李嗣業被鐵甲戰象撞飛,立即重傷!

    高仙芝的安西軍在戰象軍團的攻擊下,損失也十分慘重。

    帖木兒為了獲勝,已經喪心病狂,在印度兵馬與安西軍交戰以後,驅趕戰象軍團從印度兵馬後方一路衝撞過去,導致安西軍難以迴避。

    漠南軍,完顏銀術可帶領女真騎兵連續衝擊敵陣,女真騎兵幾乎拼光,最終被數以千計的印度士兵圍攻,在敵陣戰死!

    夏軍前赴後繼的牽制,讓帖木兒也意識到必有大事發生,於是更加著急去與窩闊臺匯合,所以拼盡全力進攻。

    夏軍有武將陣亡,印度莫臥兒帝國也損兵折將。

    各個印度王公面面相覷,他們麾下的武將,各有傷亡,卻已經收手。

    帖木兒和這些王公像是狂熱的賭徒,既然已經投入了成本,便要看到結果。

    “大都護大人,陛下那邊終於有消息了,我軍大勝!”

    在霍安因為損失慘重而幾乎無法堅持時,楚天那邊的消息終於從最近的城池傳來!

    傳令的騎兵為了儘快將消息帶到撒馬爾罕戰場,活生生跑死了三匹戰馬!

    “終於可以撤兵了,告知漠南軍李牧、漠北軍燕太子、吐蕃軍扎西,交替撤退!西域軍、吐蕃軍為一隊,漠南軍、漠北軍為一隊!”

    霍安如釋重負。

    獲得印度半島支持的帖木兒玩起人海戰術,霍安現在的兵力還真的打不過帖木兒,所以決定退兵。

    河中決戰獲勝,一戰定河中,已經達到戰略目的。

    帖木兒憑藉撒馬爾罕以及印度王公們的支持,獲得戰術上的勝利,卻根本無法改變河中地區歸屬於大夏王朝的結局,而且很有可能帖木兒要被迫讓出撒馬爾罕。

    戰略層面比戰術層面更高一級。

    李牧、燕太子、扎西等主帥收到消息,也如釋重負,相互配合,交替撤退,不給帖木兒徹底獲勝的機會。

    “夏軍開始敗退!”

    “追上去,一鼓作氣,摧毀他們!”

    印度王公們損失不少,他們見夏軍四路兵馬交替撤退,認為己方大獲全勝,於是想要上前追殺,以擴大戰果。

    帖木兒望見夏軍撤退,卻陷入了猶豫。

    夏軍突然大舉進攻,又向後撤退,那麼,多半是河中決戰的結果已經出來。

    帖木兒始終被這四路夏軍拖延在撒馬爾罕,無法北上與窩闊臺匯合,這讓帖木兒無法面對黃金家族的掌權者。

    “如果大汗獲勝,那麼完全可以進行追擊,徹底消滅眼前的幾十萬夏軍。如果大汗失敗……或許應該退回印度半島,平定叛亂,然後再自立為印度王。”

    帖木兒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黃金家族獲勝是最理想的情況,他可以乘勝追擊,再以戰功領有印度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