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1180章 徐庶,漠北軍的奇蹟!

    廉頗、趙括、完顏銀術可全力反撲,為李牧、論欽陵牽制更多的敵軍。

    “不行,帖木兒的重騎兵太多!”

    李牧揮動一杆長槍,槍挑一個敵騎,發現帖木兒身邊幾乎全部是具裝鐵騎,無論是塔克罕重騎兵,還是莫臥兒御林軍,都是高階的具裝騎兵。

    除了這些特殊騎兵以外,還有數萬低階重騎兵,突破難度,令人髮指。

    除非是楚天和鐵騎軍親臨,才有可能沖垮帖木兒的護衛。

    “撤兵,與吳起軍匯合!”

    李牧試探出帖木兒身邊的所有重騎兵,很快知道突襲的難度比想象中更大,趁著沒有出現重大損失前,果斷放棄擒賊先擒王的計劃。

    帖木兒過於謹慎,始終沒有怎麼動用重甲騎兵,將重甲騎兵作為決定勝負以及保護自己的力量。

    李牧軍拋射響箭,層層傳達,與婆羅門鏖戰的吐蕃軍收到消息,於是在扎西、論欽陵的統帥下,也開始放棄難度極大的目標,計劃重新返回山地,從帕米爾高原的山道撤退。

    “大舉進攻!”

    帖木兒以絕對優勢兵力挫敗夏軍的突襲,折損了相當一部分炮灰士卒,不能就此吃虧,於是下令反擊,意圖趁勢,一舉拿下李牧、廉頗的陣地!

    印度莫臥兒帝國的人海戰術,配合帖木兒的“上帝之鞭”,無疑是相當恐怖的一支力量。

    領主婆羅門雖然沒有“上帝之鞭”,但憑藉古印度祭司,以及自己的特性,也可以加強低階種姓步兵的力量。

    婆羅門還有專門由“剎帝利”種姓組成的武士,他們屬於高階兵種。

    “敵人終究還是太多了嗎?”

    廉頗再斬一敵,見李牧發出撤退的訊號,他相信李牧的判斷,以三十萬兵力,對付上百萬兵馬,在人數上太吃虧。

    帖木兒只要不露出破綻,又或者,不因李牧的突襲而驚慌,那麼就可以憑藉優勢兵力,安然無恙。

    帖木兒受到鐵甲騎兵群的保護。

    反倒是印度王公們被突然出擊李牧、論欽陵大破,一戰,死傷兵馬至少十萬!

    “接應李牧,準備北上與吳起匯合。吳起應該還有三十萬人,霍安那邊好歹也有二三十萬,合在一起,不比帖木兒少!”

    廉頗還在穩守車壘。

    因為制定計劃時,李牧未慮勝,先慮敗,所以突襲失敗,不會讓這一路夏軍陷入絕境。

    被打懵的印度王公們還有些暈頭轉向,這給李牧、趙奢、論欽陵撤退的時間。

    如果不是帖木兒、婆羅門二人在主持大局,或許這些印度王公們的百萬大軍已經崩潰。

    黃金家族橫掃印度半島,不是印度王公們的兵力不夠,而是這些印度王公們的配合相當糟糕,而且內部勾心鬥角。

    “真是一群蠢貨!”

    帖木兒見不少王公的軍團失控,只有婆羅門比較可靠,認為有必要在河中之戰結束後,剷除這些王公,換上自己的武將,統治整個印度半島。

    “可汗,戰場西部,有一支夏軍自西而來!”

    帖木兒正準備親自出手時,在戰場最外圍的探馬赤傳來一個對他不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