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865章 鐵鷹銳士兵符

    楚天收起鐵鷹銳士的兵符。

    如此重要的道具,賈詡的意思不言而喻。

    “主公,王翦、蒙恬的大軍從洛水,退至渭水!”

    楚天的軍團剛剛渡過黃河,王翦、蒙恬一退再退。

    “不守洛水,反而守渭水,王翦、蒙恬這是作何用意?”

    王翦和蒙恬兩個人都是一流的武將,他們的態度還不明顯,還想繼續作戰,一雪前恥。

    老秦病亡,他們完全是按照武將的本能行事,想要與夏軍決一勝負。

    對於王翦和蒙恬、李信的行動,楚天多少有些防備,他們從洛水撤到渭水,用意不明。

    賈詡被呂布、李元昊監視,未必有機會與王翦、蒙恬商議,所以楚天認為王翦、蒙恬、李勣等人實在不甘心,還想與夏軍幹一仗。

    大量秦銳士、黃金火騎兵集結在渭水以北,甲光凜冽。

    呂布、李元昊、李傕、王允的大軍從長安、咸陽出發,沿著渭水行軍,然後渡過渭水,與王翦、蒙恬、李信等人匯合。

    王翦、蒙恬、李信三大統帥,對呂布不怎麼恭敬,也沒有給呂布好臉色。

    呂布因為諸多大將對他的態度冷淡,也有慍色。

    但因為王翦、李信執掌秦銳士,蒙恬執掌黃金火騎兵,呂布忌憚於他們的軍力,不敢輕舉妄動。

    王翦看向隨軍前來的賈詡、李斯二人,想要看出他們的態度。

    老秦病逝時,賈詡、李斯二人在場,王翦也想要知道老秦有沒有遺言。

    賈詡、李斯二人因為被李元昊監視,所以表面平靜,看不出有什麼傾向。

    李元昊率領鐵鷂子、步跋子兩支精銳部眾,在觀察渭水以北的地形:“渭水以北葦深土濘,可於左右伏兵數萬,再埋伏一支鐵騎,秦王您率領主力,正面吸引夏軍來攻,左右伏兵盡出,鐵騎橫擊,夏軍必敗無疑。”

    呂布聽了李元昊的計謀,眼神一亮。

    擁有野心和能力的西夏王李元昊,被呂布視為親密的戰友,也是呂布的智囊。

    不過,呂布在決戰前,還是向賈詡詢問意見:“軍師以為伏兵於蘆葦之中如何?”

    賈詡慢悠悠說道:“此乃良策,可以大勝。”

    呂布見李元昊的計策得到賈詡認可,不由大喜。

    將夏軍引到渭水以北,秦軍有獲勝的機會。

    李元昊的伏兵再加上鐵騎橫擊戰術,如果可以順利將夏軍切斷,在蘆葦蕩之中將其殲滅,秦軍將會大勝。

    “為何不將李傕、郭汜、賈詡、李斯等人,盡皆殺了?他們皆是禍國殃民之輩。”

    王允隨軍,見呂布仍然重用李傕、郭汜、賈詡、李斯等禍亂關中的大臣,感到不滿。

    “夏軍將至,他們有統兵之才,唯有重用,才有可能擊敗夏軍。”

    呂布也不完全是莽夫。

    邙山之戰,呂布親身體驗到夏軍的可怕,所以即使是呂布,也需要藉助李傕、郭汜、賈詡等人的力量。

    “若是想要天下太平,恢復漢室,必定要將禍亂之人一併除去。”

    王允始終耿耿於懷,認為是李傕、郭汜、賈詡等人,以及楚天、老秦等諸侯為害天下,所以才會戰亂不斷。

    可能他太過理想,不知道眾多領主騎虎難下,已經不可能將權力交出來。

    “等擊敗夏軍,再設法除去他們。”

    呂布也不得不向王允妥協,畢竟王允代表的部分文臣,是唯一支持呂布的集團。

    “你當真認為,夏王會中伏兵之策?如此一片蘆葦,一旦被夏王發現伏兵,夏王動用火攻……”

    李斯看著秦銳士、飛熊軍等精銳進入蘆葦之中埋伏,對身邊的李斯說道。

    “縱使被發現,也不過是死幾萬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