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864章 羌氐叛亂

    如不是被謝艾、徐晃、龐德所敗,姚弋仲、姚襄父子以及其代表的涼州諸多羌人部落不會輕易屈服於關中軍的威壓。

    “秦王一死,涼州人心惶惶,父親,我們應當聯合湟中義從胡的首領李文侯,一同起事,建立羌王國,雄踞隴西、青海等地,豈不比寄人籬下好受多了?”

    姚襄慫恿其父姚弋仲起兵叛亂。

    西羌部落驍勇好鬥,不肯屈服。

    “倘若涼州為夏王勢力重新平定,夏王徵調大軍攻打我們羌王國,又當如何?”

    “我們羌王國地處偏僻,夏王若要討伐,兵馬少了,必定為孩兒所敗,兵馬多了,耗費無數精力。而且我們可威脅,一旦夏王調動兵馬,我等將連結川蜀勢力,夏王勢必忌憚,不敢對我們太過,則羌王國可長久。當一方土皇帝,比寄人籬下,好上太多。何況,據說夏王身為大單于,卻剝奪諸部貴族之權力,我們若是被夏王統治,將無法在羌人部落呼風喚雨,豈不憋屈?”

    “吾兒所言有理……”

    姚弋仲聽了姚襄的分析,叛意更甚。

    楚天勢力太狠了。

    楚天為了徹底避免五胡亂華的局面發生,每征服一個部落,要麼將這個部落徹底毀滅,比如被髮配到礦場的羯人部落,要麼內遷後打散分配到各個郡縣,強行融合,不得再提部落名字,比如內遷的烏桓部落。

    因為在大草原放牧的需要,仍然保留的部落,比如契丹、鮮卑、匈奴部落,但楚天規定每個部落的放牧區域,禁止私自流通,同時架空所有部落貴族的權力,由夏王任命官吏管轄各個部落。

    所以,各個投降楚天的部落貴族,基本上失去權力。

    這也是為何各個部落十分抗拒被楚天吞併,而是選擇了依附其他放權的諸侯。

    楚天仍然我行我素,也不介意這些部落是否會投靠其他諸侯。

    不願意歸降的,楚天就動用大軍強行揍一頓,然後獲勝者可以順理成章剝奪戰敗者的權力,反而比和平吞併更加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