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858章 河東到手(補中午)

    聖級統帥吳起具有特性“士無反北”,即使在缺糧、被圍困等不利情況下,也不會叛逃、不會混亂、不會擅自撤退、不會受到恐懼效果影響,士氣在任何情況下,不會低於50。

    因此,吳起軍團的持續作戰能力堪稱恐怖。

    只要士氣不會低於50,那麼就不會擁有負面效果。

    唯一可以限制吳起軍團放緩攻城的方法就是消耗吳起軍團的體力,只有吳起軍團的體力下降到50以下,那麼吳起軍團也不得不放緩強拆蒲坂城的速度。

    不過,士氣下降的恢復速度較慢,而對於經常征戰沙場的精銳之師來說,體力在休整一天後就可以恢復到80、90以上,所以吳起只需要將軍團拆分成三批,輪流攻城,對蒲坂城的攻勢持續不斷,蒲坂城守軍的士氣已經下降到了難以支撐的程度。

    縱使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在蒲坂城守軍士氣下降到40以下,而且恢復速度緩慢,如此前提,也難以力挽狂瀾。

    更加不妙的消息是他的領主赳赳老秦病倒,目前由李斯、賈詡、荀彧在主持大局,人心不穩。

    呂布、李元昊這些都是有野心之人,他們說不定會因為領主出事,而產生叛意。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秦始皇一死,秦朝立即天下大亂。

    後周皇帝柴榮病亡,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更別說老秦沒有子嗣。

    “或許投降才是對我最為有利的選擇。但身為人臣,當盡人臣之事,主公尚未病亡,豈可不戰而降,實在是太過恥辱。”

    王翦考慮了一會,最終認為,至少在確定主公病亡以後,才能投降。

    誰也不知道是否會有奇蹟出現。

    “將軍,李斯、賈詡兩位大人,已令蒙恬將軍在蒲坂城對岸接應,兩位大人建議將軍撤至洛水一帶。蒲坂城,已不可守。”

    在王翦猶豫時,主持大局的李斯、賈詡將其召回。

    李斯、賈詡雖然難以成為令人心服口服的繼業者,但他們對大局的掌握能力,還是頗為驚人。

    “他們二人想必已經知道我軍士氣不可用,所以需要退至洛水休整,今夜撤兵,讓出河東之地。”

    王翦軍團被吳起軍團打掉士氣以後,不得不連夜逃出蒲坂城,對於秦軍來說,無疑是徹底鬆了一口氣。

    而在次日,吳起順利進入蒲坂城,佔領了河東郡最後一座城池。

    蒲坂城靠近黃河,渡過黃河就是關中,所以此城是進攻關中的橋頭堡。

    吳起也沒有辜負楚天的期望,河東之戰與遼西之戰幾乎在同時結束,成功為楚天拿下河東郡這一塊重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