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734章 國戰結束

    霍安因為自己的推測,心裡一驚。

    不過以少量人口,統治一個大帝國,也未必沒有可能……

    “印度莫臥兒因為德干大戰,損失兩百萬戰兵和鄉勇,如果真的讓窩闊臺成功,還真是一個麻煩。此事,告知夏王府,看夏王府如何應對。”

    霍安大概察覺到窩闊臺的野心,卻投鼠忌器。

    西域都護府不缺少武將了,缺少的是人口,防守有餘,進攻不足。

    一千萬人口,介入中亞大戰,甚至是南亞大戰,一不小心,反而會丟失西域。

    ……

    夏王府,楚天在確定漠南、漠北軍團的編制。

    契丹部,設立一個軍團,六萬騎兵,主帥是蕭綽,統領契丹部將,屬於夏王府直接控制的兵力。

    匈奴部,設立兩個軍團,各有五萬騎兵,合計十萬騎兵。

    鮮卑部,設立兩個軍團,各有五萬騎兵,合計十萬騎兵。

    蒙古部,設立四個軍團,各有五萬騎兵,合計二十萬騎兵。

    三大部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經有八個軍團,四十萬騎兵,相互制衡,將領由夏王府任命,兵力來自各個部落,重新打亂,避免同一個部落的騎兵集體叛亂。

    比如一個匈奴軍團,其兵力可能來自於幾十個匈奴部落,不一定是一條心。

    同時每一個軍團層層派遣謀士、後勤官吏作為監軍,防止叛亂。

    收服漠南、漠北,讓楚天得到大量可用的騎兵。

    除了三大部,漠南、漠北,其實還有十餘萬漢軍駐兵,只不過,這支軍隊主要是用來防守和監督草原各部。

    漠南、漠北承載的兵力,多達五十萬。

    漠北軍團,燕太子、范仲淹、狄青負責管理。

    漠南軍團,胡馬、劉虎、李牧、趙奢、趙括管轄。

    “窩闊臺在打印度莫臥兒帝國的主意?”

    楚天批准了漠北、漠南的擴軍計劃,建立八個遊牧騎兵軍團、兩個漢軍騎兵軍團,一共十個軍團,陳列北方,準備以後用於統一戰爭,他又收到了霍安的通知。

    西域都護府懷疑窩闊臺想要襲擊印度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德里。

    這是一個瘋狂的設想。

    不過楚天想到印度莫臥兒帝國也不是什麼正常的文明,或許窩闊臺大膽的行動,還真的有可能成功。

    風險也意味著豐厚的回報。

    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可以養活的人口,數量驚人。

    “如果窩闊臺想要征服印度莫臥兒,他一定會派出一個可以驅使僕從軍的武將,才能憑藉較少的兵力,入主南亞次大陸。”

    楚天不打算提醒印度莫臥兒的領主,讓窩闊臺去禍害印度莫臥兒帝國,似乎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