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667章 西方領主會議(下)

    以羅馬共和國的傳統,即使出現三帝共治的局面,也不會令人意外。

    ……

    君士坦丁主動與德意志的諸侯們促進關係時,凱撒與屋大維、雷必達、安東尼(後三巨頭),也在私底下議論。他們已經發現異人領主之間,往往走的比較近,他們擁有著相近的價值觀。所以不難理解有時候,往往會出現異人領主聯手,將npc國王趕下臺的情況。

    這個時候龐培走了過來:“凱撒,或許我們可以聯手,平分君士坦丁的鷹旗。現在他扣押了克拉蘇,擁有八面鷹旗,我們每個人,只有七面鷹旗。而且他征服了北非,擁有更多的人口。你想要征服法蘭西、西班牙,幾乎難以做到,法蘭西的體量驚人,除非他們內部發生動亂。我這邊,征服安息帝國,也相當費力。”

    “所以,我們應該聯手,擊敗君士坦丁,你我各分四面鷹旗,如何?”

    “龐培,君士坦丁已經和我商議,決定擊敗阿提拉,建立羅馬帝國,三帝共治,共同決定羅馬帝國之國運,你意下如何?”

    凱撒對龐培請求共同討伐君士坦丁的提議卻不怎麼感興趣,而是考慮君士坦丁更加先進的理念。

    “三帝共治!?”

    龐培也被君士坦丁設計的帝國體系所震撼,他還真沒有考慮到三帝共治的情況。

    一個帝國,有三個皇帝,在目前的階段,無疑是一個令龐培意想不到的帝國統治體系。歷史上在羅馬帝國建立以後,還出現過四帝共治的局面。

    “如果可以避免無謂的內耗,這會是一個完美的方案。”

    龐培似乎也擔心戰敗被殺,羅馬共和國即將變為羅馬帝國,三大巨頭的關係日益緊張。

    羅馬帝國分裂,如果周圍的文明弱小,那麼內戰還不會影響大局。

    但目前的西方擁有不少文明,一旦羅馬內戰,得利的只會是周圍的強大文明。

    這些文明的存在,讓羅馬三巨頭投鼠忌器。

    於是君士坦丁別出心裁,將三帝共治的方案擺了出來。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陛下,到來!”

    各懷心思的羅馬領主、德意志領主、瑞士領主,看向傳送陣的方向,馬其頓王國的夥伴騎兵、銀盾兵走出傳送陣。

    亞歷山大帶著他的部下們,來到蘇黎世城!

    “獨眼的安提柯、塞琉古、波利伯孔、攸美尼斯、赫菲斯提昂……”

    君士坦丁對與羅馬毗鄰的馬其頓王國極其防備,清點亞歷山大帶來的部下們。

    三年前的國戰,亞歷山大還相當年輕,而此時,亞歷山大和他的部將們,似乎又有所成長,開始走向巔峰。

    亞歷山大,也是這一次同盟的發起人,試圖號令西方。

    在莫斯科城拜訪楚天、葉卡捷琳娜的文書官攸美尼斯也在其中。

    瑞士領主們眼神突然變化:“雅典的梭倫,還有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

    這些希臘的英雄,也在亞歷山大的隊列之中!

    德意志領主霍亨索倫說道:“不止如此,巴爾幹半島,有不少英雄都被亞歷山大招募,他幾乎來者不拒。我們這邊,似乎集結了不少大征服者,這樣下去,何時才能統一西方大陸,還是說,只有外來者,才有機會粉碎一切秩序,統一西方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