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652章 大追殺(超長二合一)

    “這個探馬赤武將似乎也是一個人物,可惜了。”

    楚天發現典韋出手過於魯莽,直接將對方擊殺,否則留下來,還是一個實用的英雄。

    鐵鷹斥候可以從前期一直用到後期,既可當做是作戰的高階輕騎兵,又可視為斥候騎兵使用,實用性不亞於七階、八階輕騎。

    探馬赤與鐵鷹斥候的價值相差無幾

    “繼續追殺,說不定還可以留下什麼人物。不過一定要小心,否則說不定會遭到反撲和突襲。”

    楚天見戰場混亂,雙方的騎兵之間有可能存在類似剛才數百人的散兵遊勇,於是要求自己和花木蘭等人,小心為上。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

    兩千餘白馬義從騎兵跟隨公孫瓚拼死力戰,四面八方都是帖木兒的蒙古騎兵,其中還有部分是高階的怯薛軍!

    作為征服者之一的帖木兒被公孫瓚惹怒,回頭包圍公孫瓚,親自率領怯薛軍突入白馬義從之中!

    白馬義從遭到怯薛軍的降維打擊,雖然前赴後繼,不畏生死,但帖木兒的怯薛軍還是切入了白馬義從之中,勢如破竹!

    白馬義從僅僅縱橫遼西,而怯薛軍是世界範圍的頂級兵種,帖木兒的地位比公孫瓚更高!

    公孫瓚冒進,已經沒有退路,數萬反撲的蒙古騎兵對其進行圍剿,層層包圍。

    長槍橫掃,公孫瓚奮力斬殺幾個怯薛軍騎兵。

    每一個怯薛軍騎兵,至少相當於糜芳等武將的水平,所以,當怯薛軍騎兵的人數一多,公孫瓚相當於與上千個三四流武將交戰!

    “殺死他!”

    帖木兒的胸口憋著怒火。

    中路軍的統帥拔都和速不臺率先失敗,反而導致左翼、右翼的騎兵要配合撤退。

    莫斯科大公國的葉卡捷琳娜派出特殊兵種相助,倒是讓帖木兒等人猝不及防,導致交戰失利。

    即使在敗走時,帖木兒也在想著如何翻盤或者重創敵人,公孫瓚貿然追上來,已經是小看了帖木兒。

    帖木兒完全是騎兵部隊,在敗走時,憑藉其重整軍勢的特性,仍然可以召集兵力反擊。

    鮮血染紅公孫瓚的白馬,擁有80多武力的公孫瓚奮力拼殺,傷勢越來越嚴重。

    公孫瓚身邊的白馬義從數量越戰越少,只剩下不到百騎!

    上次如此危險,還是公孫瓚惹怒了神箭哲別。

    “將軍,有一支漢軍騎兵從南邊出現!”

    帖木兒下意識地看向南邊的地平線,沙塵滾滾,果然有一隊漢軍騎兵追上了公孫瓚。

    從沙塵的規模來看,到來的漢軍騎兵不下於萬人,其後方可能會有更多騎兵。

    “撤退!”

    帖木兒憑藉本能下達退兵的命令,防止被漢軍拖延。

    公孫瓚身邊的白馬義從只剩下了二三十人。

    就在公孫瓚以及倖存的白馬義從騎兵以為即將安全時,帖木兒向周圍的怯薛軍騎兵使了一個眼神,上百個殿後的怯薛軍騎兵回身射箭,上百支破空而來的箭矢覆蓋倖存的騎兵!

    帖木兒的箭射穿公孫瓚的咽喉,然後收起弓箭,率領騎兵揚長而去。

    白馬將軍公孫瓚陣亡。

    白馬義從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下七個騎兵,看著戰場上陣亡的同伴,一片死寂。

    李牧、趙括追上白馬義從時,所見的只是滿地的屍體和無主的戰馬。除了戰死的白馬義從,還有怯薛軍騎兵、蒙古騎兵、中亞騎兵的屍首。公孫瓚在臨時前,擊殺了不少敵騎。

    “白馬義從騎兵的速度比一般的輕騎兵速度更快,但速度太快,讓公孫瓚孤軍深入……”

    李牧翻身下馬,查看公孫瓚的傷勢,公孫瓚盔甲上的鮮血變得粘稠、凝固,沒了氣息。

    趙括目睹慘烈的戰場,全身在無法控制地顫抖。對面的敵人作為開國皇帝級別的人物,猶如野狐般狡猾,一不小心,即使己方佔據優勢,也有可能會被反殺。

    如果他趙括跟隨的不是李牧這樣謹慎的名將,而是跟隨公孫瓚,那麼此時全軍覆沒的騎兵之中,就有他趙括這麼一號人物。

    公孫瓚的腰間掛著一塊招募白馬義從的兵符。

    李牧取下兵符:“這塊兵符,交給燕太子。我們前去追趕,不管對面是何等人物,我們也要報仇。”

    李牧留下一小隊騎兵,繼續帶著趙邊騎上前追擊帖木兒。

    除了主戰場容易疊加全軍光環、兵書、輔助特性等加成以外,單獨追敵時,各支騎兵對應的是各自主將的加成。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追擊太快,已經離開李牧的視野之外,適用公孫瓚的加成,被特性和兵種更強大的帖木兒反擊,全軍覆沒。

    如果只是統帥軍團對決,李牧未必會弱於帖木兒。

    燕太子、狄青統帥其餘漠南軍團的騎兵到來,與李牧留下來的一小隊騎兵匯合,當他得知公孫瓚戰死,不禁死寂無聲。

    公孫瓚是他的結拜兄弟,而這個武將,竟然在追殺敵人時陣亡。

    “殺害義兄的是何人?”

    “不知。”

    “隨我追殺之!”

    燕太子收下白馬義從的兵符,令人掩埋公孫瓚等人,同時親自帶領一隊騎兵前去追殺!

    公孫瓚之死,讓燕太子的胸膛中堵著一股無名火,需要找到射殺公孫瓚的敵人,進行瘋狂的報復!

    一隊輕騎兵疾馳,馬蹄踐踏野草,留下馬蹄印,與公孫瓚一樣殺在最前方的還有飛將軍李廣!

    不過李廣在混戰中無法分清楚方向。

    本來李廣與陳慶之、薛仁貴、趙雲的白袍軍團在追殺速不臺和木華黎,不過追著追著,變成了追殺遼國的騎兵。

    “反正都是敵人!”

    李廣也不顧那麼多,只要眼前的是敵人,那麼就可以上前射殺!

    角弓在李廣手中變形,一道道流光射出,接連射殺數十遼國皮室軍騎兵,一直到李廣箭囊之中的所有箭矢消耗殆盡。

    “將軍!”

    一個漢軍騎兵將自己的箭囊甩給李廣,李廣得以繼續使用弓箭。

    限制李廣的不是臂力,而是箭矢的數量!

    “嗯?你想要與我搶功?”

    揚州軍的猛將蕭摩柯奉命追殺耶律阿保機,發現李廣莫名其妙跑到了自己這一邊,不由皺眉。

    “各憑本事!”

    李廣不甘示弱。

    “如不是主公有令,不得惹是生非,今日必定與你一較高下!”

    蕭摩柯大怒,率領本部騎兵加快追擊。

    “超過他們!”

    李廣也被蕭摩柯惹怒,兩支騎兵公然較勁,在大草原上疾馳。

    遼國騎兵且戰且退,以輕騎兵為主,想要撤退,還不算困難。

    “敵軍冒進,或許可以殺之。”

    蕭綽與一群遼國武將也不是善茬,發現李廣和蕭摩柯兩個有些魯莽的武將逐漸與北府軍、江東軍脫離,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反殺兩個猛將的機會。

    “繼續引誘其追來。”

    蕭綽還在耐心地等待時機。

    李廣、蕭摩柯兩支騎兵,各自擁有三四千人,已經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不過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對面的武將除了武力不及他們,統帥值高於他們之人,至少有十人以上。

    “蕭摩柯過於冒進,立即將其召回!”

    參與追擊的銅雀發覺蕭摩柯犯了兵家大忌,於是立即派遣輕騎兵,召回蕭摩柯。

    蕭摩柯的騎兵快隨突進,與李廣的比拼導致二人有些失去理智,銅雀再進行召回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在前方,攀比的蕭摩柯、李廣遭到遼軍反撲,皮室軍、屬珊軍、渤海軍等遼國的特色兵種猛烈反擊蕭摩柯、李廣,數萬騎兵回身作戰,耶律休哥、耶律斜軫、蕭撻凜等遼國武將參與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