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535章 衛青與哲別

    漢帝國的諸侯很喜歡建造城池,即使在漠南這樣的草原也不例外……

    漠南龍城的存在,成為令鐵木真頭疼的橋頭堡。

    蒙古帝國想要繞過漠南龍城,那麼可能會被漠南軍團從後方突襲。

    如果蒙古帝國不繞道,意味著要攻陷這座堅固的城池。

    漢帝國諸侯們不僅會建造城池,還會守城。

    南宋在蒙古帝國的攻勢下堅守多年,除了出現一批名將以外,與南宋堅固的要塞無不關係。

    南宋末年,處於冷兵器的巔峰時期,而火器剛剛運用於軍事不久。南宋的城防在冷兵器時代,算是非常堅固。

    漢帝國諸侯們繼承了這種工匠精神,只要可以修建城池的地方,一定要建的密不透風。

    漠南龍城擋住了哲別軍團。

    衛青站在城牆上,眺望蒙古騎兵。

    他想要上前挑釁哲別,可惜的是,他的羽林軍團還在幽州進行招募和訓練,暫時無法征戰。

    目前衛青掌握著漠南的十萬騎兵,以低階騎兵為主。

    漠南的十萬騎兵,來自於漠南的不同領主,裝備和等級各不相同,衛青臨時接手,實際上並不怎麼得心應手。

    否則,衛青可能會出城,直接攻擊哲別軍團。

    “哲別擊敗白馬義從,連白馬將軍公孫瓚都不是他的對手,定要小心。”

    胡馬留守漠南龍城,提醒衛青。

    楚天派衛青前來漠南龍城,抵擋哲別軍團的蒙古騎兵,這才讓漠南的領主們稍微安心。

    哲別作為鐵木真的四獒之一,與速不臺相互配合,令人忌憚。

    漠南龍城之中,只有衛青可以抗衡哲別。還有一個可以擋住哲別的人,那就是已經到了河套平原牽制四怯薛之一的木華黎的李牧。

    目前雙方還沒有徹底完成戰爭準備,只是在進行小規模的摩擦。

    漠南領主同盟的二十萬漠南騎兵,在陰山以北,與四怯薛之一的博爾忽軍團交戰,因為完顏陳和尚的勇猛作戰,吃了一點小虧。

    博爾忽軍團與木華黎軍團在河套平原會師,四大怯薛,有兩個在河套駐紮,可見鐵木真對河套的重視。

    鐵木真也將漢帝國視為旗鼓相當,甚至是更加厲害的對手。他認為,可能要聯合其他遊牧、漁獵文明,才有可能擊敗漢帝國。

    一個蒙古斥候低聲向哲別彙報:“有一支騎兵自陰山方向而來。”

    “陰山?應該是漢帝國前去截擊博爾忽的騎兵。他們無法阻擋博爾忽,所以打算回到龍城。你們繼續打著我的旗號,包圍此城,我親率一隊騎兵,於他們歸來途中進行截擊。”

    哲別通過斥候得知燕太子、劉虎等一批漠南領主回師龍城,於是親自率領三萬騎兵,在途中攻擊漠南軍團。

    衛青在城上看到蒙古騎兵調動,推算燕太子等諸侯的行軍進程,神情嚴肅:“燕太子等人,說不定會被擊敗。”

    衛青立即清點兵馬。

    胡馬說道:“我跟你一同前往。”

    漠南大草原上,燕太子、劉虎、公孫瓚等諸侯失利,在雲中郡休整以後,返回漠南龍城,增加漠南龍城的兵力。

    雁門郡的李牧和南匈奴,如果實在擋不住增加到兩大怯薛的兵力,還有楚天設立的幷州軍,隨時可以支援。

    “我們損失數萬騎兵,博爾忽損失也不少。博爾忽與木華黎會師,李牧面臨的壓力更大……”

    燕太子擔心的倒不是失利導致的兵力損失,而是擔心其產生的後果。

    李牧、趙奢兩個趙國名將需要扛住木華黎、博爾忽兩大怯薛,以及完顏陳和尚的忠孝軍。

    至於南匈奴,不給探馬赤和忠孝軍送人頭,燕太子就對他們感恩戴德了。

    “前方發現蒙古騎兵!”

    正當燕太子等人回師時,前方的斥候騎兵急報,打斷燕太子的思路。

    “全軍,迎戰!”

    燕太子、公孫瓚、劉虎等諸侯有了和蒙古騎兵交戰的經驗以後,立即擺開陣型。

    正面大約有一萬蒙古騎兵出現,成長蛇陣,形成浩浩蕩蕩進攻之勢,干擾漠南領主對於哲別軍團的軍勢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