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431章 國戰結束(上)

    趙龍正在促進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同盟。

    胡馬陷入沉默。

    他手中有李牧、廉頗兩個統帥,只要他不被算計,李牧和廉頗兩個軍團將會令敵人聞風喪膽。

    “你們的事情,或許我可以插手。”

    赳赳老秦眼睛微眯,介入其中。

    “我們找個無人的地方,好生洽談。”

    幾個諸侯利用國戰的空閒,密謀主世界之事。

    楚天擁有徐州、青州、兗州,其強勢程度,比官渡前擁有四個州的曹操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官渡之戰,曹操的領土幾乎年年在大戰,人口凋零。青州、豫州被黃巾軍洗劫,曹操和呂布在兗州交戰,糧食耗盡。曹操討伐徐州之戰、討伐袁術之戰,徐州、淮南血流成河。

    相反,袁紹在擊退公孫瓚和黑山賊以後,冀州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人口相對豐盈。

    但現在的局勢幾乎反過來。

    《領主》的河北地區大戰連天,此時冀州距離黃巾之亂不過五六年,袁紹為了統一冀州,與劉備大打出手,冀州人口減少。又有幽州大戰,耗費無數糧草。

    楚天的徐州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戰亂,可以說,在楚天(其實大部分時間是夏天涼)的治理下,徐州成為漢帝國最大的糧倉。

    淮南地區,有九江太守劉馥、廣陵太守陳登屯田,淮南地區也有成為糧倉的趨勢。反倒是兗州、青州人口較少,正在努力恢復生產。

    徐州每年生產的糧食,比兗州和青州的糧食加在一起還多,可見一斑。

    任何一個東漢諸侯都無法單獨承受楚天的攻勢。

    目前倖存的東漢諸侯們,與呂布、袁術、劉表等人不同,他們更像是袁紹、孫堅、劉備、曹操,不會被各個擊破。

    東瀛城池,織田信長召集一群家臣,還請了作為盟友的德川家康,共同議事。

    第三次國戰,對於參加國戰的東瀛打擊極大。東瀛的大名們意識到宗主國的可怕。

    曾經對糜竺囂張的島津家久在與漢軍交戰中被亂箭射中,其生命力之頑強,十五歲就有斬將記錄,也算是東瀛武力最高的武將之一,沒有輕易陣亡。

    不過,島津氏對漢帝國已經心存畏懼,沒有國戰前那麼囂張。

    很簡單的道理,東瀛人欺軟怕硬。

    “我們東瀛集全國之力,竟無法奪取一座主城。天下將會為漢帝國之天下。”

    織田信長的戰略目光長遠。

    他的家臣團有不少玩家,為織田信長描繪天下大勢,再加上此次交手,織田信長的信心多少受到打擊。

    下方的武將,木下秀吉、竹中半兵衛、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瀧川一益、佐久間信盛等人臉色也有些沉重。

    東瀛的人口不少,比法蘭西、英格蘭還多,但位置糟糕,西邊是虎視眈眈的漢帝國,東邊是擁有大量火繩槍手的合眾國,向哪邊擴張,都舉步維艱。

    目前出任軍師的竹中半兵衛率先打破沉默:“欲與漢帝國相抗衡,唯有儘快實現主公天下布武之大志,囤積糧草,伺機而動,此乃唯一生機。漢帝國尚有內戰不亂,如有際遇,主公可興兵五十萬,攻高麗國。以高麗國為據點,佔據遼東,再圖入關。再不濟,以高麗國為壁壘,可分漢帝國之兵力,為本土分擔壓力。”

    德川家康應織田信長的邀請,正襟危坐,他聽到竹中半兵衛統一東瀛,先取高麗國的戰略,大部分贊同。

    唯一不贊同的一點可能是,他不認為東瀛應該主動挑釁漢帝國。

    年輕的德川家康可以耗得起,熬死絕大部分漢帝國的文臣武將。

    這一代漢帝國的文臣武將過於強勢,只有熬死他們,才是最後的贏家。

    德川家康比在場所有人更加穩健,因為他是司馬懿式的人物。

    “京畿地區已為我所執掌。武田信玄於此戰損失慘重,瀧川一益,你去與北條家密謀,回到主世界,立即發兵攻打武田信玄。”

    織田信長認可竹中半兵衛的戰略,竹中半兵衛先取高麗國、再攻遼東,他的戰略穩紮穩打,但終究是有些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