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411章 鐵木真的決定(補打賞加更)

    問題在於,蒙古人敢不敢打這一場大戰!

    雙方兵力相近,糧食同樣緊張。

    “這下將所有的文明都招惹了一遍。”

    赳赳老秦作為資歷最老的諸侯,他見漢帝國在這次國戰招惹眾多文明,不禁感慨。漢帝國越強大,也就越容易被忌憚。

    “蒙古帝國位於漠北,在主世界我們遲早會有一戰,得罪鐵木真,無足輕重。”

    楚天對得罪蒙古帝國,不以為然。

    蒙古帝國位於漠北的蒙古高原,正在窺視中原,與漢帝國遲早有一場決戰。雙方交惡是遲早之事。

    “無所謂了。”

    明關破罐子破摔。漢帝國得罪的文明太多,再多一個也沒什麼。

    距離漢帝國較遠的文明,他們在主世界也無法威脅漢帝國。而在漢帝國周圍的文明,他們本來就與漢帝國矛盾重重。高麗國、東瀛國、蒙古帝國、大越國、東籲國、印度莫臥兒帝國,與漢帝國都有糾紛。在《領主》裡,各個接壤的文明,矛盾衝突只會更加嚴重。

    面對周圍的文明,以攻為主,對較遠的文明,以交為主。

    赳赳老秦等人到來,雙方百萬大軍對峙到次日。

    如果任何一方主動發起進攻,將會導致西部戰場再次爆發百萬大軍級別的交戰。

    “蒙古人撤兵了!”

    在經過緊張的對峙以後,蒙古帝國大軍似乎選擇放棄了與漢帝國、莫斯科大公國交戰,向北方撤退。

    “蒙古人知難而退還好,否則我必斬其將,斷其念想。”

    關羽橫刀立馬,目送蒙古帝國大軍離開。

    漢帝國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利益,與蒙古帝國在這裡開戰,是否可以戰勝不提,後方還有波斯帝國、莫臥兒帝國在虎視眈眈。即使慘勝,也不見得守得住西部主城。

    “蒙古帝國似乎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了。設想一下,如果鐵木真從國戰戰場將幾百萬人口甚至上千萬人口帶回漠北,這些人口會自動轉變為當地的族群。新的蒙古帝國將會異常可怕。”

    楚天目送蒙古帝國大軍離開,不擔心國戰之事,反而擔心主世界。

    鐵木真利用國戰的機會掠奪大量人口,自然有用處。

    “如果蒙古帝國敢在主世界進犯我們東漢,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漢帝國的諸侯們聽楚天所說,也隱隱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同時對自己充滿信心。

    蒙古大軍交替撤退。

    這是蒙古帝國在國戰戰場唯一一次主動撤離。

    蒙古帝國避開了與兩個大文明的交鋒。

    蒙古帝國的武將們有些不滿和失落。他們還沒有吃過這樣的虧。不少蒙古帝國的將領自恃騎兵強大,無往而不利,鐵木真主動撤軍,的確引發了蒙古帝國將領們的不滿。

    只不過震懾於鐵木真的威望,這群蒙古帝國的將領們不敢多言。

    “西部主城已經被漢帝國佔領,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不能冒險。人口對於我們而言,甚至比主城更加重要。帶千萬人口回到漠北,我們便有百萬精騎。”

    鐵木真現在很清醒。

    他的蒙古騎兵確實令無數文明畏懼,但並非無敵。他帶來的蒙古騎兵數量實在是太少,原因也在於蒙古帝國的人口本就不多。

    千萬人口對於蒙古帝國而言,實力將會暴漲兩三倍。

    漢帝國向蒙古帝國展現肌肉,蒙古帝國知難而退。

    “我們去東邊,攻打東部主城!”

    鐵木真為了安撫眾將,改變進攻方向。

    蒙古帝國更像是一個軍事體制的帝國,必須要保持征戰,獲得更多的戰利品,才能滿足萬戶、千戶、百戶們的胃口。

    速不臺、哲別、木華黎、博爾忽等武將在臨走前,下意識地看向後方的漢帝國、莫斯科大公國大軍。

    這一次鐵木真的冷靜避免了蒙古帝國與漢帝國之間的大戰,雙方沒有爆發決戰,只是僕從軍團之間的較量以及小規模的戰鬥。

    “有一天我們會再次與他們遇上。”

    “我們蒙古騎兵將會征服南邊的土地,將所有土地變為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