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385章 備戰的東漢諸侯們

    劉備兵力雖少,麾下卻有一批忠實的班底,願意跟隨劉備。劉備有不小的人格魅力,即使失去了幽州,這群文臣武將大多數仍然跟隨劉備來到渤海郡。

    異人軍師陳溪知道國戰是怎麼一回事:“主公必須帶上所有精銳參加國戰。或許國戰獲得的積分可以為主公招募到足以改變局勢的英雄。再者,要是可以俘虜異族將領,說不定能改寫困局。”

    劉備贊同陳溪的說法:“軍師說的是,漠北之戰,我未能參加,此次國戰,我要親自帶隊。”

    關羽、張飛招募精銳,準備國戰。這次關羽不敢再說為劉備獲得前三,上次漠北之戰回來,關羽因為無法兌現排名前三的承諾,險些自盡,被劉備阻止以後,關羽不敢太過驕傲。

    在三國裡,劉關張的組合可以擊敗大多數敵人,但放在整個文明,甚至整個世界,未必夠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關中,赳赳老秦作為國戰的東漢主帥,雖然實力未必最強,卻最為沉穩,他的閱歷畢竟在諸侯中最多,年紀比袁紹、曹操等人還大。

    “黃河以北,有六個諸侯,明關、胡馬、趙龍、袁紹、劉備、田齊。”

    “涼州和西域都護府,有兩個諸侯,徐鳳年和霍安。”

    “中原,有兩個諸侯,楚子謀和說唐。”

    “長江以南,有十個諸侯。”

    “還有漢中的張道和關中的我,一共有二十二個諸侯。也即是說,我們有二十二座初始城池,在所有文明中佔據優勢。”

    赳赳老秦清點所有諸侯,東漢還有不少人口百萬級別的諸侯,不少諸侯的人口體量更是突破千萬。

    東漢有二十二座初始城池,每個諸侯出三萬兵馬,就有超過六十萬大軍。六十萬大軍,在所有文明中排在前二。

    “文和,此次國戰,你出任謀主,責無旁貸。”

    赳赳老秦令賈詡擔任東漢聯軍的謀主。

    呂布按捺不住:“擊敗異族,對我而言,輕而易舉!”

    “不能大意。”

    蒙恬保持清醒,他與呂布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蒙恬更加謹慎。所以他是帥才,而呂布只是將才。

    為了參加國戰,赳赳老秦下令討伐涼州的大軍撤回右扶風,暫時停止討伐涼州。集結呂布、蒙恬、李信、楊大眼、周勃等武將,準備國戰。

    豫州許縣,諸侯說唐帶上各個猛將。

    “我需要九級騎兵營,不知是否可以獲得九級騎兵營的建造圖紙。”

    說唐意識到如果沒有第三次國戰,他的豫州很有可能會被楚天佔領。與劉備一樣,他必須要賭一把,也許在國戰中獲得的獎勵,可以改變主世界的格局。這是他唯一可以翻盤的機會,否則會一直在主世界被楚天壓制。

    “戰船可以帶到國戰嗎?”

    揚州牧銅雀因為身處長江以南,在騎兵上吃虧,水師卻是一流。他嘗試將一批戰船帶往國戰戰場。

    按理來說,國戰戰場未必沒有海洋。

    “義兄,這才還要你出手相助。”

    銅雀設宴招待孫堅。

    類似楚天利用曹操,銅雀利用孫堅勢力,前去參與國戰。孫堅還沒有徹底放棄諸侯的身份,他與銅雀聯手,在國戰戰場將會擁有兩座初始城池,佔盡優勢!

    可以說,銅雀和孫堅、劉表和楊十郎這種依附關係,在這次國戰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優勢,相當於派出六萬人,在國戰戰場有兩座城。

    楚天本想要命令漠南的諸侯劉虎和燕太子、公孫瓚參戰,但在人口零散的漠南,他們控制的人口不足百萬,無法參戰。漠南目前還沒有傳送陣,他們也無法回到關內,加入楚天勢力參戰。鑑於如此,楚天只好命令劉虎、燕太子、公孫瓚留在漠南發展,不用關心國戰之事。

    國戰人才濟濟,即使沒有燕太子、公孫瓚,對整個東漢的勢力影響不大。

    “鄭成功,我們與安南文明的大越國結仇,如果這次國戰遇到大越國的領主,一定要滅了他們。就是不知戰船是否可以帶去國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