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302章 極力擴張的諸侯們

    公孫瓚麾下有嚴綱、田楷、單經、鄒丹等武將。

    因為燕太子曾經擊退烏桓部落,幫助公孫瓚解圍,因此公孫瓚與之結成結拜兄弟,效仿劉關張。兩股遼西的大勢力匯合,稱霸遼西,烏桓部落不能與之爭鋒。

    僅僅一個公孫瓚,就可以令烏桓部落頭疼,更別說還有燕太子的武將狄青、文臣范仲淹。

    “我們的敵人是遼東太守明關,他的強大,兄長難以想象。”

    燕太子對遼東太守明關非常畏懼,尤其是他得知明關的頭號猛將是號稱“常十萬”的常遇春。

    如果給常遇春將十萬眾,足以橫行天下!

    普遍認為,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僅次於徐達的第二名將。

    公孫瓚不甚在意:“不管對方如何驍勇,面對我的白馬義從,都要飲恨!”

    “不得不防。此次我已經脅迫數個烏桓部落出兵。我們一共有八萬騎兵、三萬烏桓騎兵。十一萬騎兵,只要調配得當,運用騎兵的機動力,也許可以擊敗明關。”

    燕太子調用盡可能多的兵力,這才有勇氣與明關交戰。

    他與公孫瓚各出四萬騎兵,同時迫使被他們打敗烏桓部落出兵相助。烏桓騎兵好鬥善戰,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明關是前所未有的前敵,任何力量都要考慮用上,方可獲勝。

    公孫瓚安撫自己的結拜兄弟:“我聽說明關威震遼東,但這裡是遼西,只要他敢前來,一定讓他有來無回。等與義弟你擊敗明關,我們一定要去殺了幽州牧劉虞。到時我是幽州牧,而義弟你將是長史和太守,我們同享富貴。”

    “但願可以擊敗明關,否則我們都會成為俘虜。”

    燕太子有公孫瓚相助,卻依舊如履薄冰。

    遼東太守明關的領土排名在東漢跌出前五,但領土排名不代表著真實的軍事實力。尤其對關外的領主而言,他們可以調用大量的騎兵,比一般的農耕地區領主更加尚武。

    ……

    薊縣,幽州牧劉虞的治所之所在。

    作為一個仁慈的諸侯,劉虞也捲入亂世的征戰。他麾下有十萬幽州軍團,不久前曾經和公孫瓚在右北平郡交戰,結果大敗而歸。

    “公孫瓚前去遼西與遼東太守交戰?”

    幽州牧劉虞聽說強敵公孫瓚離開右北平郡,進入遼西走廊,不禁暗中鬆了一口氣。公孫瓚是一員猛將,劉虞無法與之交鋒。

    劉備出於與公孫瓚的交情,又出於防備袁紹的需要,因此沒有介入劉虞與公孫瓚的交戰。

    從事鮮于輔對劉虞建議:“劉玄德此時正與袁本初在鉅鹿廣宗縣一帶交戰,那裡曾經是張角病亡之地。如果主公趁著兩個人交戰時揮師南下,可取渤海郡、河間國和中山國,乃至整個冀州。到時主公擁有幽州、冀州兩個大州,可以爭奪天下。”

    劉虞對部下野心勃勃的計劃卻不感興趣:“朝廷任命我為幽州牧,我應當保境安民,豈能有二心?”

    鮮于輔對於無心爭奪天下的劉虞無可奈何。

    幽州是一個大州,又有最好的產馬地之一,僅僅是目前劉虞麾下的軍團便帶甲十餘萬,有爭奪天下的資本。但劉虞的性格註定他不會成為一方霸主。

    “報,劉玄德遣使前來求援!”

    劉虞因為公孫瓚去遼西幫燕太子打仗而放鬆,劉備派遣異人前來向劉虞請求援軍。

    “劉玄德和袁本初都是朝廷命官,無論出兵幫助哪一方,都有違仁義。”

    劉虞最終決定袖手旁觀,難以有作為。

    鉅鹿郡,劉備勢力陷入苦戰,袁紹憑藉自己的名聲,招募大量冀州的人才,武將如雲。

    冀州被冀州牧袁紹、中山相劉備瓜分。袁紹佔據魏郡、趙國、清河國、渤海郡,一共四個郡國。劉備佔據常山郡、中山國、河間郡,安平國,同樣是四個郡國。

    袁紹勢力和劉備勢力圍繞第九個郡國,鉅鹿郡進行爭奪。

    誰可以搶下第九個郡國,便可以多出一個郡國的領地優勢。

    關羽、張飛奮力鏖戰,於敵陣中出沒,一騎當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