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246章 第二次國戰,文明碰撞!

    “楚子謀,你應該要參加國戰吧?”

    遼東太守明關是第一個主動聯繫楚天的東漢區領主,他是一個主張外戰的領主,與高麗國的領主崔在善有極大的恩怨。

    “也許。”

    “到時如果我們的出生地點相近,我們可以聯手攻打其他文明的領主。至於積分,我們通過貢獻協商。”

    明關來找楚天不是為了較量,而是為了合作。

    在國戰時,參戰的大領主之間關係還不錯。

    雖然楚天是以後明關的強敵,但他在這次國戰不得不與其他領主聯合,因為其他文明的領主之間可能會聯手。

    “整個東漢可能會有上百個領主參戰,全世界可能有幾百個、上千個大領主參戰。如果每個大領主帶一萬軍隊,那麼就是一千萬軍隊。陸地的面積很大,四個月的時間我們可能都不會見到。”

    “不,有一些弱小的領主不會輕易參加國戰,他們擔心自己陣亡或者消耗兵力。而且參戰的領主不見得會出一萬軍隊,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樣變態,現在就已經有千萬人口的領土。人口十萬級別的領主,你讓他們消耗一萬兵力參戰,一旦全軍覆沒,他們的領土基本上報廢了。”

    “我答應你,如果我們東漢區的領主出生位置相近,那麼同仇敵愾,絕不背叛。”

    楚天與明關達成口頭約定。

    國戰時的同盟並不牢靠,主世界的玩家不知道國戰時發生何事,唯一令同盟牢固的是他們對東漢領主這個身份的認可,以及可能聯手的敵人。

    明關說道:“我懷疑高麗國的領主已經開始勾結東瀛國、東南亞諸國,甚至是印度的領主,一起來對付我們。我們東漢區的領主不少,肯定會有人出生在同一片地區。”

    楚天的神色逐漸凝重。如果高麗國、東瀛國和東南亞諸國、印度莫臥兒帝國聯手,那麼問題就大了。

    東漢區的體量比上述任何一個文明都要大,但按照人口,還真的不及這些文明聯手。尤其是印度莫臥兒帝國,同樣是一個人口數量驚人的文明。

    東漢區對印度莫臥兒的人口不佔優勢,唯一佔優勢的是英雄和兵種。

    明關提醒楚天:“印度莫臥兒還有象兵和數量驚人的騎兵。不要以為印度那裡沒有騎兵,莫臥兒帝國就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建立的文明。”

    “如果他們真的聯手,那麼我們就有麻煩了。這次我們東漢區的領主們是否要聚集在一起,商議國戰之事?”

    “沒有什麼好商議。出生地點完全隨機,地圖未知,沒法提前制定戰術,只能隨機應變。唯一需要確定下來的是,一旦國戰時我們東漢區的領主遇上,必須要達成聯盟,放下之前的恩怨,防止被各個擊破。”

    “我會提議所有領主在國戰時放下恩怨,如果有國戰時擅自攻擊盟友的人,將會被所有大領主視為敵人。”

    遼東太守明關主動聯繫整個東漢區的領主,幾乎所有東漢大領主都默許了一條最基本的國戰原則——東漢區的領主在國戰戰場相遇時,達成同盟,共同對付附近其他文明的領主,不得背叛。

    同時,所有東漢區的領主使用第一次國戰時的旗幟,用以國戰時識別彼此的身份,防止被其他文明偷襲。

    這條原則被所有東漢區大領主接受。

    楚天也不例外。

    他們這一次要對付的可能不只是一個文明,而是來自全世界的所有文明!

    並非所有文明都會與東漢區為敵,但為了積分,他們至少是競爭對手,不值得信任。

    最危險的還是東漢區周圍想要壓制東漢區的文明。

    楚天認為東瀛區、高麗區不是東漢區的主要敵人,因為他們的人口相對於東漢區來說太少了。

    印度莫臥兒帝國、東南亞諸國的人口更加可怕,一個擁有與東漢區相近的人口,另一個擁有東漢區一半的人口。

    他們都將東漢區視為最大假想敵。

    “還給不給人好好種田了……”

    楚天好不容易想要過一段安逸的日子,但又要備戰第二次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