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221章 項燕與楊無敵

    四個郡國的領主紛紛籌備兵馬。

    他們已經意識到琅琊國很快就要南下佔領整個徐州,只有四個郡國的領主聯合才能擋住琅琊國的兵鋒。

    目前東海國還有兩個大領主、下邳國三個大領主、彭城國三個大領主、廣陵郡只剩下一個大領主。

    除了這些大領主,還有作為最大勢力的徐州牧陶謙。

    廣陵郡,一個領主攻陷了郡城,大將楊業率領騎兵進城。

    廣陵太守張超在討伐董卓時,於虎牢關之戰被殺,他留守廣陵郡的兵馬被廣陵郡的領主吞併,擁有楊業的領主趁機席捲整個廣陵郡,攻陷郡城,成為坐擁大半個廣陵郡的大領主,領土比起楚天也不遑多讓。

    不過他對楚天十分畏懼。

    他的武將數量不及楚天,而且他佔領廣陵郡的時間太晚了。

    楚天已經消化琅琊國,在琅琊國建立秩序,自成體系,各座城池民心、治安都很高,還有任命的官員按部就班處理內政。

    琅琊國內的黃巾軍、泰山賊、山賊被肅清或者被招攬。廣陵郡內還有山賊、水匪橫行,僅僅這一點就足以看出兩個郡國的差距。

    一旦進入開戰狀態,琅琊國可以源源不斷地徵兵、運糧,沒有後顧之憂,廣陵郡不是對手。

    “我比楚子謀慢了半年的時間,這已經很吃虧。如果讓他吞併東海國、下邳國,我區區一個廣陵郡,又如何擋住他的兵鋒?楊無敵,你隨我利用傳送陣,抵達下邳,我們去拜見州牧大人。”

    這個領主細思一番,最終決定加入抵擋楚天南下吞併徐州的大軍。

    徐州開始備戰,再次陷入兵荒馬亂之中,人心惶惶。

    暴風雨到來之前,所有人都感到窒息。

    陶謙沒有拿出五萬兩白銀賠償,而是繼續在曹豹的支持下,從各座城池募兵,然後在郯縣一帶佈防。

    郯縣與開陽縣相鄰,郯城到夏城只要一百多公里,在《領主》裡,並不算遠。

    所以雙方的較量在於郯城和夏城之間。

    徐州城五個郡國,除了楚天掌握的琅琊國,其餘四個郡國的領主齊聚,商議如何加固郯縣的防線,阻擋琅琊國的兵鋒。

    項燕、楊無敵、宋江,三個史實武將在他們的領主帶領下,與陶謙謀面。他們分別是下邳國、廣陵郡、東海國領主的史實武將。

    他們有名將,而陶謙有錢糧兵馬,於是一拍即合。

    不只是徐州,其餘各州也開始內戰,實力稍次的領主往往會聯合起來對付大領主。

    此時身為徐州焦點的楚天正在杜甫草堂與東漢末年的大儒們交談。

    有了“四世三公”的特性以後,楚天發現盧植、蔡邕還有其他文人看待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在他們眼中,楚天也是世家出身,好感度倍增,不再小看楚天。

    琅琊國楚子謀,四世三公,桃李滿天下。

    楚天在東漢末年英雄眼中的家世背景悄然改變。

    總之擁有世家身份,拉攏東漢末年的名士更加容易。

    詩聖杜甫也參與交談,以唐詩與漢樂府詩交流,令盧植、蔡邕等人驚歎不已,所以他們又在夏城多停留一段時間。

    楚天打算在夏城組建文人團體,徹底提升夏城的影響力,成為東漢區的文化中心。

    曹魏有個建安七子,楚天也可以搞個琅琊七子、開陽七賢、徐州八大家……

    文化影響力對領土同樣重要,提升經濟、民心、特殊人才誕生概率。

    楚天在與蔡邕的閒談中,得知他的女兒蔡文姬在陳留家中,於是楚天提醒他儘快遷走蔡文姬,防止被南匈奴掠奪。

    蔡邕聽到楚天的建議,雖然不知為何,但默默記下。

    楚天算是仁至義盡。

    實際上楚天也沒有必要擔心蔡文姬被匈奴擄走一事,因為擁有廉頗的領主守在幷州,不教胡馬度陰山。

    有親兵低聲來報:“主公,徐州四郡國的領主正在下邳城聚集,商議以後抵擋琅琊國南下之策。”

    “一群烏合之眾,無足掛齒。如果還是曹豹擔任主帥,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