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188章 大賢良師楚天

    楚天得以在安丘縣與趙公子會師。

    安丘縣作為北海國的領土,被奇襲安丘縣的趙公子佔領,趙公子的領土從北海國四縣擴張到五縣。

    對趙公子佔領安丘縣之事,楚天沒有意見。趙公子擊敗管亥,憑藉自己的實力收復安丘縣,理所應當由他佔領。

    再者,楚天以琅琊國相的身份佔領北海國的土地,在大漢朝廷還沒有徹底瓦解前,會有負面懲罰。

    楚天、曹豹、糜芳在安丘縣得到補給,而補給的糧食轉由青州軍供給。

    楚天、曹豹等人的徐州軍是協助青州軍收復失地的客軍,到了北海國以後,糧食自然要讓青州軍提供。

    為了防止青州軍的糧道被切斷,楚天還是留了後手,安排雪月、臧霸繼續守東武縣,囤積糧食。即使青州軍無法及時供糧,楚天還能吃自己領土產出的糧食。

    楚天終於在北海國見到趙公子。

    趙公子身邊跟著兩個史實武將,這兩個人楚天都在洛陽謀面。一個是三國東吳的名將太史慈,另一個應該是趙公子自己招募到的武將,至於姓名,楚天始終不知道。

    “這位是?”

    楚天趁著這個機會詢問趙公子的武將。

    趙公子故意賣關子:“你在安市城戰場也許曾遠遠見過他殺敵,但你沒有印象。”

    “唐將?”

    “對,大唐右武衛大將軍、武安郡公薛萬徹,曾率領百名騎兵突襲竇建德大軍,斬首千餘,當時之猛將。”

    原來是他。

    楚天想到了安市城之戰時,薛仁貴、阿史那社爾、薛萬徹等人的表現都非常勇猛。

    薛萬徹是隋朝名將薛世雄之子,同時是一個勇猛的騎兵將領,經常率領幾百騎兵衝擊敵陣,勇冠戎夷。李世民在晚年時,認為當時的名將只剩下李勣、李道宗和薛萬徹三人。

    不過這個人有一個缺點,勇而無謀,是將才,不是帥才。

    “看來薛萬徹和太史慈,一個騎將、一個弓將,聯手擊敗管亥。”

    楚天算是明白為何管亥會戰敗。

    管亥一個人需要面對一個大唐名將和一個東吳名將的埋伏,還有狡猾的異人領主佈局,他承受了自己的智力不該有的壓力。

    “儘管我手中有五個縣,但情形對我們仍然不樂觀。青州黃巾軍佔領大半個北海國,目前正在向都昌縣集結。根據我得到的情報,多爾袞在即墨修繕城牆,作為其後路,而以都昌縣為前線,與我的營陵縣、劇縣對峙。”

    “換而言之,我們要攻陷都昌縣,切斷北海國、東萊郡黃巾軍與濟南國、樂安國、齊國、平原郡黃巾軍的聯繫。將青州黃巾軍徹底切成兩半後,分而滅之。”

    趙公子將地圖鋪開,指向位於安丘縣北方的都昌縣。

    北海國、東萊郡的黃巾軍都在往當地集結,與多爾袞的決戰可能在都昌縣進行。

    “青州黃巾軍的數量未免太多。”

    楚天想到僅僅兩個郡國的黃巾軍就漫山遍野,而青州可是有六個郡國。

    曹操等人正在與濟南國、齊國、樂安國、平原郡的黃巾軍作戰。

    楚天很懷疑官兵是否可以鎮壓青州黃巾軍。

    趙公子說道:“除了沒有淪陷的城鎮,整個青州的百姓都被轉職為黃巾軍,黃巾軍的數量當然誇張。但實際上他們的戰鬥力不強。還有,青州所有的領主和漢軍都會聯手,對青州黃巾軍進行全面圍剿。”

    “青州還有其他領主存在?”

    “東萊郡有兩個大領主守住了五個縣,樂安國有一個大領主守住三個縣,濟南國有一個領主守住兩個縣。這些領主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抗衡青州黃巾軍,但朝廷的討伐軍進入青州以後,他們便決定共同出兵鎮壓青州黃巾軍。別小看他們,他們可以在青州黃巾軍浩劫中倖存下來,說不定會有一兩個史實武將也說不定。”

    楚天不可置否。

    如果楚天的領土不在徐州而是在青州,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在去年的青州黃巾軍浩劫中倖存下來。

    黃巾軍席捲青州的時間大概是第一次國戰結束以後,那個時候的楚天只有一座小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