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182章 港口與監察機構

    楚天補了一句:“監察機構只對我負責。”

    他要將監察機構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這也是為何他要求夏天涼的職權與房玄齡的職權分開。

    房玄齡對百官進行定期績效考核,這是吏部的自我檢查。

    監察機構在楚天手中,楚天想查誰就查誰,即使給部下羅網罪名也輕而易舉。這屬於外部的監察。

    同時監察機構內部還有自檢機構。

    監察機構自古有之,為的保證百官的忠誠,以及防止貪汙受賄。

    趁著這個機會,楚天建立起琅琊國最基本的監察機構。

    目前而言,琅琊國的官吏經過戰火的洗禮,暫時還不敢亂來,以後就好不說了。

    楚天又令人將薛仁貴的軍隊召回來,留尹禮在當地招兵2000駐守。

    薛仁貴還要參與討伐青州黃巾軍,所以無法留守西海縣。

    西海縣不敢反叛,否則隨時會遭到楚天以六個縣的兵力討伐。

    楚天始終將精銳部隊駐紮在夏城,小縣的兵力從2000到5000不等,缺乏反叛的力量。

    夏天涼招募30個官吏,組建監察機構,每個月都會派出一兩隊監察官前去各個縣秘密調查,令各個縣的官員聞風喪膽。

    監察機構的最終負責人是楚天,只要楚天想要定罪,監察機構總會找到理由。

    典農都尉李悝在夏天涼之後前來彙報:“遣散的泰山賊已經分配到開陽、陽都、莒縣三個縣的沿河平原地帶,預計在春分前可以全部安置完畢。一共安置泰山賊100873人。另外半年俘虜的山賊、徐州黃巾軍殘餘以及其家眷一共21312人,主要安置在河東九鎮。”

    楚天也沒有想到泰山賊加上普通的山賊人數如此之多,這些人將成為琅琊國的重要勞動力和兵源。

    他估計青州黃巾軍提供的勞動力比泰山賊還多。

    李悝繼續彙報:“因為琅琊國相對平靜,北海國等地流入琅琊國的人口多達2萬戶。甚至有兗州、冀州的流民流入。”

    “其中沒有當過山賊的流民,遷入夏城,安排他們開墾荒田,並進行屯田。”

    楚天巴不得更多的人口進入他的領土。

    他這回討伐青州黃巾軍,就是去搶人口、搶耕牛。

    青州黃巾軍搶掠各地,而楚天則去搶他們,名正言順將青州的人口掠奪到徐州。

    楚天重新檢查資源,陽都縣的蒙山一帶發現了4級的鐵礦資源,莒縣的五蓮山一帶發現4級的銅礦資源。

    四級自然資源已經很客觀,至於高級的自然資源,只有特殊的地方才有。

    比如北海漁場是10級的海魚資源,波託西銀礦是10級的銀礦資源。

    青州的膠東金礦等級也很高,有名的還有鞍山鐵礦。

    楚天分別在兩個地方建立五級的採礦場,每個採礦場大約投入2000到3000名礦工,為楚天源源不斷地提供銅、鐵兩種資源。

    銅的重要性不必多說,銅錢是《領主》裡最基本的流通單位,也是硬通貨。雖然楚天和官吏討論時,更多是以銀兩計算,但底層的平民使用的還是銅錢。

    楚天沒法發行紙幣,紙幣在亂世一文不值,只會導致通貨膨脹。

    鐵礦資源涉及到兵器、農具、甲冑的生產。

    除了四級鐵礦、四級銅礦、三級金礦,楚天的領地內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自然資源,只要是有資源的地方,楚天都會建造採礦場,儘可能增加手中的資源產出。

    房玄齡腳步匆忙進來:“主公,不好,青州黃巾軍已經出現在琅琊國與北海國的交界處!”

    “看來青州黃巾軍打算積極防禦,將戰火燃燒到我們琅琊國。令周亞夫、臧霸、孫觀把守好第一道防線,不給青州黃巾可趁之機。青州黃巾軍想在邊境施壓,任憑他們活動,我們按照原定計劃,三月出兵。再令花木蘭率領一支騎兵前去邊境監視青州黃巾軍的動靜,不能讓他們過於囂張。”

    楚天沒有因為青州黃巾軍的舉動而慌亂,有三員武將守住琅琊國的第一道防線,青州黃巾軍無法攻破。

    琅琊國北部的諸縣、東武縣遭到青州黃巾軍進攻,青州黃巾軍入寇琅琊國,漫山遍野都是黃巾和旗幟,一望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