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172章 泰山賊頭領楚天

    楚天重新檢查了一遍臧霸和孫觀的忠誠度,他們的忠誠度已經到了80,基本上沒有叛變的可能。

    除非楚天敗給吳三桂,他們的忠誠度才會下降。

    領主戰敗是很嚴重的一件事,自身威望將會大受打擊,臣子容易產生二心。

    “是!”

    臧霸、孫觀終於被楚天視為他的正式部下,此次安排他們出征,將他們當做武將調遣。

    “這是出征的名單,請主公過目。”

    房玄齡將討伐吳三桂的名單上呈給楚天。

    一共有四支部隊組成聯軍討伐吳三桂。

    陽都城的周亞夫、雪月城、泰山賊,還有楚天率領的夏城主力。大約有5萬兵馬集結,其中3萬人是尹禮、孫康、吳敦率領的泰山軍。

    泰山賊缺乏戰鬥力,不是吳三桂的對手,但卻可以迷惑吳三桂,讓吳三桂無法判斷楚天的主力在哪裡。

    “前往陽都城,與周亞夫匯合。”

    楚天在夏城城外集結軍隊,夏城的上百面軍旗在北風中獵獵作響。隨著楚天的軍隊規模擴大,使用的戰旗數量也自然而然增多。

    夏城城外集結了八千餘兵馬。

    花木蘭方陣有100個鐵鷹斥候騎兵、2000個輕騎兵。

    李廣方陣有200個西漢弓騎兵、500個輕騎兵。

    薛仁貴方陣有200個大唐精銳弓騎兵、500個輕騎兵、230個重騎兵。

    之所以給花木蘭更多的輕騎兵,是因為楚天需要花木蘭利用戰鷹進行奇襲。

    徐盛代替李廣擔任楚天的部將,統帥楚天2000人的射聲營。徐盛是水將,同時也是弓將,勉強可以發揮射聲營的效果。

    楚天自己的能力和特性還不夠強。如果有一天楚天有李世民那樣的四維,楚天肯定會親自統帥射聲營作戰,不需要找一個史實武將擔任自己的副將。

    然後是臧霸和孫觀,統帥3000步弓兵出戰,其中孫觀統領500人擔任先鋒。

    夏城派出的輕步兵很少,甚至不及騎兵的數量,因為輕步兵都集中在陽都縣的周亞夫手中。只要與周亞夫匯合,楚天就有一大批輕步兵可以使用。

    三萬泰山賊也以步弓兵為主,更是不愁普通的步弓兵使用。

    低階的步弓兵永遠是炮灰部隊,騎兵才是老爺,除非是重步兵,才有資格和騎士老爺一較高下。

    “花木蘭、李廣,你們二人率領騎兵到河東,一切要小心。”

    楚天專門招來花木蘭和李廣,對二人進行吩咐。

    “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花木蘭和李廣同時應承下來。

    他們兩人一共有2800個騎兵,渡過沂河,抵達以前被周亞夫佔領的河東九鎮。

    說起來,沉默寡言的周亞夫是楚天麾下攻陷城鎮最多的將領。楚天在重大的會戰獲勝以後,基本上就交給周亞夫善後,徹底平定所有村鎮。

    花木蘭、李廣離隊,楚天帶著5000餘人北上,去與周亞夫、雪月匯合。

    楚天直接控制的軍隊不多,卻是精銳,武將的陣容恐怕也是東漢區最豪華的。

    莒縣凌城,吳三桂得知楚天召集四支軍隊討伐自己的消息,立即派出兵馬沿著沂河進行佈防。

    只要楚天的兵馬無法渡河,吳三桂可以保證,楚天無法消滅他。

    “請主公與我一同前去禦敵。”

    吳三桂不放心齊小白留在凌城,於是劫持他來到沂河河邊駐軍,與河流對岸的周亞夫對峙。

    他已經可以看到河流對岸夏城的旗幟,夏城的戰旗很簡陋,就只有一個小篆的“夏”字,卻令吳三桂感到恐懼。

    每一次和楚天交鋒,他都會被擊敗,吳三桂心裡已經有陰影。

    河流對岸是周亞夫的8000人,其中有2000是細柳營,同樣沿著河流巡邏,避免被吳三桂偷襲。

    兩個人都是名將,小心翼翼地試探彼此。

    周亞夫在等待其他軍隊到來。

    率先到來的是三支泰山賊的部隊。

    三萬泰山賊於陽都縣集合,他們面見擔任陽都縣尉的周亞夫。

    周亞夫治軍非常嚴謹,一切井井有條,孫康、尹禮、吳敦三個人來到周亞夫軍中,不由感到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