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蟻 作品

第八百七十七章 雜色狼

幾隻體型明顯更小的幼崽晃晃悠悠的從野狗群中走出,在大犬的保護下,對著鴕鳥開始撕咬。

或許是因為還沒長大的緣故,新鮮的鴕鳥肉對它們牙口來說還有一定的挑戰性。

見到這一幕的畢方直接趴在了草地上,匍匐著近一步的靠近它們,饒有興致的開始解說。

“其實非洲野犬是一種很獨特的生物。”

“在1992年出版的《非洲哺乳動物行為手冊》中,有在乞力馬紮羅峰5895米的峰頂附近一群雜色狼的目擊記錄。”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動物行為學家,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哺乳動物助理教授理查德?尹斯特斯。”

“12年,當這本書再版‘二十週年特別版’的時候,動物行為學大神、社會生物學的祖師爺威爾遜還做了序。”

“有這些科學家背書,雜色狼幾乎可以肯定是世界上最‘高’的犬科動物。”





“沒錯,雜色狼這個名字,即便是國內非常熟悉非洲哺乳動物的研究者很多也會感到一頭霧水。但如果你把‘雜色狼’翻譯成希臘文或者拉丁文的時候,或許就會恍然大悟。”

畢方解說時,直播間會自動出現彈幕,按照地區給與顯示不同的字幕,大大方便了觀眾們的理解。

這也是系統的一個很老的功能了,很有用,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能做到一目瞭然。

“lypictus,這是它的學名,ly來自希臘語,意思是‘像狼的’,pictus來自拉丁語,意思是‘塗畫的’。”

“由這個拉丁學名引申而來的有一個英文俗名,叫paintedwolf,這也是‘雜色狼’的真正來歷。”

“並且paintedwolf這個名字,僅從字面意思上就非常準確的描述了這種動物:長得像狼,體色斑斕,一般是黑白黃橙錯雜,就像拍湖了的三花貓,可以說是最貼切的名字,但卻只是這種動物眾多英文俗名中不太被廣泛接受和使用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