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四一零章 讓子戰法的標配

    不僅李襄屏是這樣認為,外界媒體輿論同樣是這樣認為,不僅媒體輿論是這樣認為,甚至“名人戰”的主角之一馬曉飛九段,他本人同樣都是這樣認為。

    李襄屏回到國內後的第2天,“名人戰”的前2局馬上就在中國棋院打響,面對圍成一圈的記者,“馬名人”樂呵呵的說道:

    “呵呵,功德圓滿,功德圓滿呀!對於接下來的比賽,我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把“名人”頭銜交到李襄屏的手上,那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這對我來說是最圓滿的結果了,我想不僅對我,對咱們整個中國圍棋界,這可能也算是最圓滿的結果了吧。”

    圍棋界“名人”的由來,大多數人習慣性認為是來源自日本。當年日本一世本因坊算砂(也就是那個法名叫日海的和尚),他和織田信長對弈後,織田信長感嘆一句:“真是名人呀”,併為其設置“名人棋所”。

    從此以後,“名人棋所”也就成為日本圍棋的領導中心了,而“名人”一詞,也從形容詞變成特定意義的名詞,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棋力象徵。從日本的江戶時代到明治初期,名人一直是圍棋界唯一的九段,此制度一直到日本棋院成立,“大手合”(升段賽)的開辦,才被打破,期間維持了約四百年。

    現在圍棋界所有“名人戰”的來由,基本就是來源於此,這當然是沒啥好說的,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名人”這個詞,那還真不算是日本的外來詞,在我國唐代以前,也有“名人”這一說法的。

    嗯,在古中國,“名人”這個詞,那可能有點類似於現在大家說的“達人”,在某個領域比較厲害的,在現代是叫做“達人”,而在咱們國家唐代以前,那就是稱作“名人”,因此僅從這個稱謂來說,那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出口轉內銷”。

    “我記得在我入段以前,對,就是我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在通過那一年的“三星杯”預選賽之後,馬老師曾給予我無私的指導,他和聶老師兩人悉心指導了我整整一個月,因此我和馬老師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所以在這我衷心的想對馬老師說一聲:謝謝您,......巴拉巴拉......”

    在外面說了一大堆場面話之後,當李襄屏一個人獨處時,他卻對自己的外掛說道:

    “呵呵定庵兄,怎麼樣?此賽事無關緊要,結果也應無懸念,你有些日子沒下正式比賽了,要不這次你上去練練手?也算是為一週之後的比賽熱熱身?”

    “如此甚好。”

    對於李襄屏讓他下棋,那老施當然不會拒絕的,他基本任何時候都不會拒絕。嗯,唯一能阻止老施下棋的,那可能也只有他的繡琴姑娘了,甚至繡琴姑娘說的那事,李襄屏現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到了第二天,和馬曉飛的五番棋正式開始,對於這個噱頭滿滿場外話題諸多但競技性其實並不強的比賽,李襄屏決定讓自己的外掛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