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四零七章 誰漏算了

    先棋理,後實戰,這是以前的培養模式,只是從陳耀月這批“小豹輩”棋手開始,由於受早些年“韓流”的影響,這才對實戰空前重視起來,一個個都變成實戰派。

    實戰派;這一招是不是符合棋理先不去管它,先看看實戰效果再說,只要我今天這樣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那我明天還是用它。

    而圍棋中的棋理派呢:嗯,我下這一招之前,我要先看它符不符合棋理,假如不符合棋理的下法,那可能想都不會往那個地方想。

    在真實歷史中,由於“韓流”在世界棋壇勁吹了幾十年,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棋理派”是被“實戰派”鄙視的,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圍棋,大家把日本圍棋的沒落,看做是棋理派的沒落。

    然而到了今世以後,由於李襄屏的崛起,情況好像又不一樣了,因為李襄屏就是一個下棋極度“講理”的人,別看他創造了那麼多“新手新型”,顛覆了那麼多傳統定式吧,但是他在國家隊最喜歡做的一件事,那就是用傳統棋理,去解釋自己帶來的那些狗招。

    嗯,因此到了現在以後,有很多已經被人認可的“狗招”,其實就已經變成新的棋理的,而不會真的認為李襄屏就是在那“不浪不舒服斯基”。

    可能正是因為有李襄屏這個最大“棋理派”的存在吧,因此在現在的中國國家圍棋隊,大夥還是保持了一些過去的習慣,凡是還是講究個棋理,尤其是碰到以前沒見過的下法,大夥還是更習慣先從棋理上去評判一番。

    小李上午的白30手,就是大夥以前沒見過的招。

    並且這步棋,所有人的第一感覺都是認為這招有點無理,屬於那種“以弱攻強”的過分下法。

    然而這都快過去2個小時了,國家隊這麼多國手們,竟然並沒幫黑棋找到特別理想的變化圖-----

    不用繼續說下去了,有這麼多的理由,就足夠解釋大夥為什麼捨不得離開的原因。

    時間來到了北京時間中午12點半,棋院的傳真機終於有了動靜。

    “來了來了......”

    起身最快的是“中華英雄”胡耀宇,他也是最早看到從韓國傳回來的最新棋譜。

    只不過等他看到棋譜之後,等他看到李襄屏的應對,他並沒有露出什麼驚喜或者感慨,反而一副奇怪的表情。

    等其他國手紛紛圍了上去,等大夥都看到李襄屏的第31手之後,所有人都是一副奇怪表情-----

    大夥之所以會這副表情,是因為李襄屏下的這手棋,是大夥之前也有想過的。甚至不誇張的說,李襄屏實戰選擇的應對,是大夥最早想到的應對之一。

    因為既然認為小李的白30可能是有點過分嗎,那追究它的責任,對它給予反擊,這是職業棋手必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