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四零六章 提前到來的決戰

    不,這樣說其實並不準確,面對“金櫃角”的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應該去思考自己該如何動手,因為這樣的構思實在是太難了。

    不誇張的說,別說是李襄屏了,他認為哪怕是後世最厲害的狗狗,也無法在全局不到30手棋時候,就具體構思出一個自己主動出擊的方案,因為棋盤是如此的空曠,圍棋的變化是如此之多,並且兩人下棋的過程,這是一個完全動態的過程,棋盤上的形勢隨時隨刻在發生變化,想在這個時候就把主動攻擊路線全部設計好,這其實根本沒有可能。

    只不過構思主動攻擊方案雖然不行,但圍棋的思考方式並非一種,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採取一種類似於逆向思維的方法,立足於一個“補”字。

    請注意,這裡說的“補”,並非是什麼自己去補棋,而是逼迫對手去補一手,具體到這個“金櫃角”來說,假如你能在棋盤上施加種種壓力,創造種種形勢,逼迫對手無可奈何在那個“田”字中心補一手的話,那你的作戰也是大成功。

    想做到這一點,那無疑是非常難的,甚至不誇張的說,假如對手沒有出現明顯失誤的話,這樣的目的也基本不可能達成。

    然而從構思的角度出發,這樣的思路卻是切實可行,而現在的李襄屏,他正是沿著這樣一條思路在構思自己的作戰方案。

    他這一次的思考並沒花多長時間,大概在上午11點15分鐘左右,他就落下了全局的第29手。

    必須實話實說,其實在落下這手棋的時候,他心裡並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作戰方案,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這手算好算壞,他唯一能夠明確的,就是自己的這手棋,是立足於“逼迫對手主動去補棋”而已。

    只不過李襄屏認為這並沒多大關係,這可是“金櫃角”呀,這個棋形的難解之處,李襄屏認為其實就是在於“一個巴掌拍不響”,在絕大多數時候,你一個人主動構思是不行的,那還要看對手對手是怎麼想,他會不會配合你。

    因此在落下第29手之後,李襄屏就在那靜靜等待了,他想看看小李會不會配合自己。

    面對李襄屏的第29手,人李世石倒是沒有多想,不到3分鐘時間,他很快落下了全局的第30手。

    看到這一手棋,李襄屏稍微坐直身子了-----

    不能說李襄屏完全沒想到這手,畢竟以小李的桀驁,以他的不馴,李襄屏知道他肯定不會就那麼老老實實配合自己的,他肯定相對自己剛才那手進行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