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二二五章 虛實相應的好手

    到了李襄屏這個水平,他當然知道這兩個“打入”一個是實,一個是虛。然而到底哪個是實哪個是虛呢?李襄屏在這個時候並不知道,不僅他不知道,並且李襄屏確信,就算是對手馬曉飛在個時候也並不知道-----

    然而很可惜的是,對手的這種“不知道”,其實對於李襄屏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他完全可以針對自己的後續下法來從容掌握,靈活選擇,他隨時可以“以實化虛”,同時也可以“化虛為實”。

    反觀李襄屏的話,這個時候當然就沒有那麼從容了,畢竟在當前局面,他的實空是落後的,懷揣那麼大實空赤字才換取這個攻擊機會。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這就像是做任務,相比於對手馬曉飛,李襄屏的任務本來就更重,現在對手通過他剛才那手棋,彷彿再次讓自己的任務變輕,僅僅變輕自己的任務也就算了,他好像還讓李襄屏的任務更重。

    因此就憑這個,現在就不先討論雙方能不能完成各種的任務了,馬曉飛這手棋也足稱高明。

    像他剛才這樣的下法,在中古棋中被稱作是“虛實之中生虛實”,那麼換成現代的說法呢,他這算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試應手。

    要不大家常常聽職業高手說“試應手”是圍棋中相當高級的一種戰術呢,其道理就在於此。比如今天的李襄屏,他就遇到對手對他施展出這種高級手段,讓他頓感棘手。

    然而這個任務是不無可避的,無論再難再棘手,李襄屏也必須把這個任務做下去。

    他不僅需要把這個任務做下去,其實還需要做好做成功,這才有可能贏下這盤棋。

    韓國時間上午10點20-----是的,現在距離開賽才剛剛20分鐘,李襄屏就開始思考如何做接下來的任務了,這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是本局第一個勝負關鍵處,所幸時間還早,李襄屏有充裕時間來思考應對之策。

    然而當李襄屏剛展開思考,他立馬又發現對手這步棋的另一個好處了-----

    要知道他在昨天設計自己第52手的時候,他當然也想過對手這第55手,只不過他當時是單獨想的,無論對手在那3個“次級好點”中選擇任何一個,李襄屏其實都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

    只可惜他昨天是分開來獨立想的,並沒有想過馬曉飛今天這個下法,現在人家“兩邊聯動”,李襄屏立馬發現昨天想好的應對已經不合適了。

    單獨對付黑棋這第55手,李襄屏昨天想好的同樣是一步“逼”,然而在今天已經有了第53手棋的情況下,李襄屏立馬發現自己這步應對的不對。在圍棋中,這種不對叫做“方向不對”,如果李襄屏還是按照昨天的方案,那麼53手和55手立馬就產生呼應,甚至有可能連成一片-----

    假如下成那樣的話,那這盤棋根本就沒啥好說的了,李襄屏可能在100手之前就要起立。

    “這邊“逼”不行,那麼在那邊“逼”行不行呢......”

    李襄屏開始展開深入思考,只是他越思考就越發現問題的棘手,越思考就越發現馬曉飛的這個組合拳非常難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