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一七八章 不攻 不殺 不活 不圍

    當然嘍,李襄屏現在也是職業棋手了,並且是水平已經不低而且還希望自己能夠繼續提高的職業棋手,那麼他的下一個反應,當然是試圖去解讀這手棋,好弄懂自己外掛下這手棋是什麼意思。

    而就在李襄屏試圖解讀這手棋的同時,觀戰室眾人當然也在解讀這手棋,觀戰室的解讀還是是以武宮正樹為首,而武宮先生在對著棋譜足足看了3分鐘後,依然是一臉呆痴狀,嘴裡反覆在重複一句:

    “這個......看上去是好棋,這應該是步好棋!但是,但是......圍棋還能這樣下嗎。”

    而見到他這副模樣,大竹英雄不滿意了,他從武宮手上接過棋譜自己看,並且不僅是大竹,這邊的情況還把林海峰先生等人吸引過來,於是在下一刻,日本棋壇的“竹林”同時在解讀老施剛才下的那手棋。

    又是幾分鐘之後,大竹英雄先生長嘆一口棋:

    “好棋啊,真是充滿非凡想象力的一手,這手棋一出,好像頓時破解了白棋的難局吧。”

    林海峰先生因為前面並沒一直盯著這邊,因此他的反應稍慢一點,花幾分鐘又把前面進程過了一遍後,林先生不吝讚美之詞:

    “是啊,的確是非凡的一手,這位中國少年真不虧是百年一遇的天才,我看這一手棋,應該能夠和秀策棋聖“耳赤之妙手”媲美了吧?”

    很有意思的是,大竹英雄先生雖然也認同這是一步好棋,但卻似乎不怎麼認同林先生的說法,他橫了林先生一眼然後說道:

    “哦?林先生認為這像“耳赤之妙手”嗎?我卻有不同看法。”

    “嗯?大竹先生的意思是.......”

    大竹英雄嘆一口氣:“看到這一手棋,我倒想起丈和前輩曾說過的一席話,丈和棋聖曾言:不攻,不殺,不活,不圍,此為圍棋之最高境界,林先生你看這手棋,是不是已經有了點這個神韻呢?”

    這個評價當然就更高了,比“耳赤之妙手”的評價還要更高,林先生聽了露出笑容:“哈哈不錯不錯,不攻,不殺,不活,不圍,這手棋的確同時做到了這四點,好棋啊!今天哪怕是隻看到這一手棋,就已經不虛此行。”

    兩位老前輩怎麼商業互吹暫且不提,到這個時候,對局室內的李襄屏也差不多讀懂這手棋了,而讀懂之後的李襄屏同樣升起一種很玄妙的感覺,他感覺自己在看懂這手棋之後,彷彿連自己的境界都有所提高。

    那麼老施這手棋到底下在什麼地方呢?為什麼這麼多棋手在看懂這手棋之後,都會對它讚歎不已呢?要解釋這個問題,那還是要重新梳理一下之前的局面。

    這盤棋下到70手棋左右的時候,由於趙治勳先生之前一連串樸實而又兇狠的下法,讓白棋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下到這個時候,白棋居然還沒有一塊像樣的基本功,因此在施大棋聖這手棋之前,誰都認為白棋需要“圍”一手,好歹先維持一下實地的平衡再說,否則的話越到後面,可能連“圍”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隨著棋盤上的棋子增多,那麼單純圍地的話只會越圍越小。